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爺道:“何爲見而知之?何爲聞而知之?”那爺爺道:“大凡神仙下界,借肉住靈。這靈性就是仙,那肉身卻是個軀殼。靈性既升,軀殼隨化,故世人謂之曰尸解。賢太守早間親見金某夫婦昇仙,俺學生心裏想道:這二人的肉身必定隨風化去,不在棺材裏面了,故此責令多官開棺相驗,一則顯賢太守之神明,一則可印俺學生之粗見。這卻不是賢太守見而知之,俺學生聞而知之?”太爺連聲稱謝。那爺爺又道:“賢太守怎見得那娃子是個善菩薩臨凡?”太爺道:“據地方人等的口詞,下官之臆見。”那爺爺道:“今番俺學生是個見而知之,賢太守是個聞而知之。”太爺道:“願聞其詳。”那爺爺道:“賢太守據地方人等的口詞,憑胸中之高見。俺學生適間親見那長老抱着那娃娃進來,你看他頭長額闊,目秀眉清,鼻拱耳環,脣紅齒白,喜阿阿,笑瀰瀰,就是一個布袋和尚的形境。這卻不是俺學生見而知之,賢太守聞而知之?”正是:
一切須菩提,心如是清淨。
佛言世希有,所未曾見聞。
若復有人聞,清淨生實相。
若復有人見,成就第一天。
無見覆無聞,是人即第一。
這個按院爺爺和那清天太爺,雖說是各有所聞,各有所見,哪曉得其中就裏有許多的因果,耳所不及聞,目所不及見。還是甚麼因果,耳所不及聞,目所不及見,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