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到了一國。只見這個國東南是海,西北是岸,中有五座大山,國有城池。馬遊擊進了城,夜不收借問土人。土人道:“我這裏土名滿刺伽,地方窄小,也不叫做國。”馬遊擊又行了一會,只見城裏有一個大溪,溪上架一座大木橋,橋上有一二十個木亭子,一夥番人都在那裏做買賣。馬遊擊徑去拜見番王。只見番王住的房屋,都是些樓閣重重,上面又不鋪板,只用椰子木劈成片條兒,稀稀的擺着,黃藤縛着,就像個羊棚一般。一層又一層,直到上面。大凡客來,連牀就榻,盤膝而坐。飲食臥起,俱在上面。就是廚竈廁屋,也在上面。馬遊擊站在樓下,早有一個小番報上番王。番王道:“問他是哪裏來的?來此何干?”馬遊擊遞上一面虎頭牌。番王讀之,牌上說道:
大明國朱皇帝駕下欽差統兵招討大元帥鄭爲撫夷取寶事:照得天朝歷代帝王傳國玉璽,自古到今,遞相受授,百千萬年,未之有改。竊被元順帝馱入西番。我大明皇帝盛德既膺天眷,宗器豈容久虛?爲此欽差我等統兵前來,安扶夷荒,探問玉璽消息等。因奉此牌,仰各國國王及諸將領,如遇寶船到日,許從實呈揭玉璽有無,此外別無事端,不許恃頑爭鬥。敢有故違,一體徵剿不貸。須至牌者。
番王讀了牌,連忙的請上馬遊擊,賓主相見,說道:“我三年前曾具些薄禮進貢,將軍你可知道麼?”馬遊擊道:“爲因受你厚禮,我大明皇帝欽差我等前來,齎若五花官詔、雙臺銀印、烏紗帽、大紅袍、犀角帶、皁朝靴,敕封你爲王。又有一道御製牌,又敕封你國叫做滿刺伽國,你做滿刺伽國王。”番王聞之,有萬千之喜,連忙的叫過小番來,備辦牛、羊、雞、鴨、熟黃米、茭蔁酒、野荔枝、波羅蜜、芭蕉子、小菜、蔥、姜、蒜、芥之類,權作
下程之禮,迎接寶船。
寶船一到,馬遊擊先回了話。小番進上下程。元帥道:“這都是王爺所賜。”王爺道:“朝廷洪福,元帥虎威,我學生何力!”道猶未了,只見一個番王頭上纏—幅白布,身上穿一件細花布,就像個道袍兒,腳下穿一雙皮鞋,鞳革及革及,抬着轎,跟着小番,徑上寶船,參見元帥。賓主相待,元帥道:“我等欽奉大明皇帝差遣,齎着詔書、銀印,敕封上國做滿刺伽國,敕封大王做滿刺伽王。”番王道:“多蒙聖恩,不勝感戴!復辱元帥虎帳,何以克當!”元帥道:“大王請回,明日午時,備辦接詔。”番王道:“容卑末自來罷。”元帥道:“天威咫尺,敢不親齎。”番王唯唯諾諾而去。
到了明日,大開城門,滿城掛彩,滿城香花,伺候迎接。二位元帥抬了八人轎,前呼後擁,如在中國的儀仗一般。更有五百名護衛親兵,弓上弦,刀出鞘。左頭目鄭堂押左班,右頭目鐵楞押右班。人人精勇,個個雄威。那滿城的小番,那個不張開雙眼,那個不吐出舌頭,都說道:“這卻是一干天神天將。哪裏世上有這等的人麼?”番王迎接,叩頭謝恩,安奉了詔書,領受了銀印,冠帶如儀。大排筵宴,二位元帥盡歡而歸。明日番王冠帶乘轎,參見元帥,雙手遞上一封謝表。元帥接着,吩咐中軍官安奉。番王又雙手遞上一封謝書。元帥拆封讀之,書曰:
滿刺伽國國王西利八兒速剌謹再拜奉書於大明國徵西統兵招討大元帥麾下:竊以封疆阻闊,覯止無階;道義流聞,瞻言有素。使旃及國,彩鷁臨城;逮以詔書,申之印篆。俾黑子之地,列夷封之尊;進椎髻之夫,與冠裳之盛。雖天王之眷存即厚,而元帥之左右實深。永爲國土之珍,愧乏瓊瑤之報。肅此鳴謝,幸爾寬恩。冀順節宣,深綏福履。某無任激切屏營之至。某年某月某日某謹再拜。
元帥讀罷了書,國王又遞上—張進貢的禮單。元帥接過單來,只見單上計開:
珍珠十顆(徑寸),靉靆十枚(狀如眼鏡,觀書可以助明,價值百金),黃速香十箱,花錫一百擔(本國有一大溪,溪中淘沙煎之成錫,鑄成鬥樣,名日鬥錫,每塊重一斤八兩,每十塊用藤縛爲小把,四十塊爲大把,通市交易),黑熊二對,黑猿二對,白鹿十隻,白麂十隻,紅猴二對,火雞二十隻(其色紫赤,其子殼厚,重一錢有餘,或斑或白,可爲飲盞,能食火吐氣,故名,與渤淋國不同),波羅蜜二匣(果名,實生,幹,形如冬瓜,皮似栗子多刺,刺內有肉層迭,味最佳),做打麻二壇(樹脂結成者,夜點有光,塗之船上,水不能入),茭蔁簟十牀(茭蔁,草名,葉如刀茅,織之成簟),茭革酒十壇(茭蔁子如荔枝,釀之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