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首詞在當時極爲風行,蘇軾亦愛賞它,稱秦觀爲“山抹微雲君”,並指出此詞受柳永影響,“不意別後,公卻學柳七作詞。”(《花菴詞選》)但本詞感傷氣息較濃,從音樂上說是從容不迫、氣度安詳;不是急管繁弦般的快速,也並非哀絲豪竹般的高亢。寫來不着力,不使氣,語言工整而又平易自然,頗能代表秦觀詞的風格。
江城子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①。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③不爲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
【註釋】
①三句是寫看見早春柳絲輕嫋,觸動自己的離恨,因而淚流不止。
②韶華:美好的青春。
【簡說】
從弄春柔、系歸舟的楊柳,聯繫到兩人在綠野的橋上相會的“當日事”,產生目前“人不見”的離恨。再從年華老去而產生無窮愁恨,“便做”三句,是反用李後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意,藉以顯出自己離愁的深長。鵲橋仙①
纖雲弄巧②,飛星傳恨③,銀漢迢迢暗度④。金風玉露一相逢⑤,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