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代陳鵠的《耆舊續聞》記載,這首詞是周邦彥爲汴京名妓李師師寫的。周邦彥在徽宗朝中擔任大晟樂正的官職。經常填寫新詞,自度新曲。通過作詞制曲結識了名妓李師師。兩人感情與日俱增。於是,周邦彥寫了這首《洛陽春》(又名《一落索》),送給李師師,表達愛慕之情。
周邦彥寫詞,善於舊意翻新,可以從司空見慣的語句中挖掘出新意。首句“眉共春山爭秀”,說美人的眉毛比春天的青山還要俊秀。將眉毛比作春山,如“眉如春山”“淡淡春山”等都是屢見不鮮的俗套。但本詞卻用“爭秀”二字,突出了眉眼的神態,充滿了活躍的動感美。“莫將清淚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兩句,也一脫“人面如花”的窠臼,寫得層次豐富,意蘊曲折,委婉多姿,富有新意。李清照的名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即脫胎於此。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頓挫之妙,理法之精,千古詞宗,自屬美成。”強煥之《片玉詞序》更稱其詞“模寫物態,曲盡其妙”。李廌(一首)
李廌(zhì至)(1059~1109),字萬叔,華州(今陝西華縣)人,父李惇與蘇軾同年舉進士。他曾以文章謁蘇軾於黃州,蘇軾認爲他的文章筆墨瀾翻,有飛沙走石之勢。著有《濟南集》,自《永樂**》中輯出。
虞美人令
玉欄杆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①。好風如扇雨如簾③。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⑨。青林枕上關山路。臥想
乘鸞處④。碧蕪千里信悠悠。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⑤。
【註釋】
①浦:水濱。渺渺:水遠貌。這兩句是說玉石欄杆外面就是江水之濱,由此遠望水天相連之處,雨意很濃。
②這句是寫清風過處,帶來簾幕樣的細雨。
③汀草:水邊綠草。這句是指江水逐漸上漲,漫過了岸邊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