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時,帝方信讖,多以決定嫌疑。又酬賞少薄,天下不時安定。譚覆上疏曰:

臣前獻瞽言,未蒙詔報,不勝憤懣,冒死得陳。愚夫策謀,有益於政道者,以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於見事而貴於異聞,觀先王之所記述,鹹以仁義正道爲本,非有奇怪虛誕之事。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臣譚伏聞陛下窮折方士黃白之術,甚爲明矣;而乃欲聽納讖記,又何誤也!其事雖有時合,譬猶卜數只偶之類。陛下宜垂明聽,發聖意,屏羣小之曲說,述《五經》之正義,略雷同之俗語,詳通人之雅謀。

又臣聞安平則尊道術之士,有難則貴介冑之臣。今聖朝興復祖統,爲人臣主,而四方盜賊未盡歸伏者,此權謀未得也。臣譚伏觀陛下用兵,諸所降下,既無重賞以相恩誘,或至虜掠奪其財物,是以兵長渠率,各生孤疑,黨輩連結,歲月不解。古人有言曰:“天下皆知取之爲取,而莫知與之爲取。”陛下誠能輕爵重賞,與士共之,則何招而不至,何說而不釋,何向而不開,何徵而不克!如此,則能以狹爲廣,以遲爲速,亡者復存,失者復得矣。

帝省奏,愈不悅。

其後,有詔會議靈臺所處,帝謂譚曰:

“吾欲以讖決之,何如?”譚默

然良久,曰:“臣不讀讖。”帝問其故,譚復極言讖之非經。帝大怒曰:“桓譚非聖無法,將下斬之!”譚叩頭流血,良久乃得解。出爲六安郡丞,意忽忽不樂,道病卒,時年七十餘。

初,譚著書言當世行事二十九篇,號曰《新論》,上書獻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肅宗使班固續成之。所著賦、誄、書、奏,凡二十六篇。

元和中,肅宗行東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譚冢,鄉里以爲榮。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明末大寇首

明末大寇首

焚天魚
明末北方連年大旱,宗室官吏豪紳敲骨吸髓,黔首欲求一活命而不可得。穿越爲流民的李陽,不甘願活活餓死,斬木爲兵,誓要攪得這天下換個人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建奴坐的,兵戶坐的,流民爲何坐不的。他誓要覆沒大明,北進遼東,替漢人在這個航海大時代裏,發出時代最強音。 明末大寇首
都市 連載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