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穆所以絕交也[13]。公誠能馳一介之使[14],加咫尺之書[15],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爲有天下大名[16],九牧之民所共稱歎[17]。燕君市駿馬之骨[18],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19]。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20],又能正之[21]。正之之術,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22],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築臺以尊郭隗[23],隗雖小才,而逢大遇[24],竟能發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王[25],劇辛自趙往[26],鄒衍自齊往[27]。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28],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29]。凡所稱引[30],自公所知[31],而復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也[32]。因表不悉[33]。
(本章完)
論盛孝章書
[東漢]孔融
【作者小傳】孔融(153—208),字文舉,漢末魯國(今山東省曲阜縣)人。歷任北海相、將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職。爲人秉性剛直,先後觸犯何進、董卓等權臣,受到他們的排擠。後因屢次譏諷曹操,被殺害。他好學博覽,是漢末有名文士,爲“建安七子”之一。其散文議論尖銳,富有氣勢,表現出鮮明個性。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他的文章“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有《孔少府集》。
【題解】這是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孔融任少府時向曹操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憲,會稽人,也是漢末名士。曾任吳郡太守,因病辭官家居。孫策平吳後,對當時名士深爲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禍。策死後,孫權繼續對其進行迫害。孔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