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送李願歸盤谷序
[唐]韓愈
【題解】李願是韓愈的好朋友,生平不詳。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冬,韓愈在長安等候調官,因仕途不順,心情抑鬱,故借李願歸隱盤谷事,吐露心中鬱抑不平之情。首段敘述盤谷環境之美及得名由來。接着三段借李願之口,運用兩賓夾一主的手法,寫了三種人:聲威赫赫的顯貴、高潔不污的隱士和趨炎附勢的官迷,於映襯、對比中表達他對官場腐化的憎惡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古人在朋友臨別時,常常賦詩爲贈,“序”是闡述贈詩的緣由和意旨的。本文末段“歌曰”以下就是贈詩。歌辭極言隱居之樂,立意深刻而善藏不露,句式偶儷而富於變化,流暢生動,和諧可誦,有一唱三嘆的情致。相傳蘇軾最愛此文,評價很高。
太行之陽有盤谷[1]。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2]。”友人李願居之。
願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坐於廟朝[3],進退百官[4],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5],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6],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7],秀外而惠中[8],飄輕裾[9],翳長袖[10],粉白黛綠者[11],列屋而閒居,妒寵而負恃[12],爭妍而取憐[13]。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爲也。吾非惡此而逃之[14],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採于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15],刀鋸不加[16],理亂不知17],黜陟不聞[18]。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爲也,我則行之。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19],足將進而趑趄[20],口將言而囁嚅[21],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22],僥倖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爲人,賢不肖何如也?”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23],與之酒而爲之歌曰:“盤之中,
維子之宮;盤之土,維子之稼[24];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25],廓其有容(26];繚而曲[27],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28]!”
——選自《四部叢刊》本《昌黎先生集》
太行山的南面有個盤谷。盤谷中間,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煙稀少。有人說:“因爲這山谷環繞在兩山之間,所以稱作‘盤’。”也有人說:“這個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勢阻塞,是隱者盤桓逗留的地方。”我的朋友李願就住在這裏。
李願說:“人們稱爲大丈夫的人,我是瞭解的。他們把利益恩惠施給別人,名聲顯揚於當世,在朝廷上參與政事,任免百官,輔佐皇帝發號施令。他們到了朝廷外面,便樹起旗幟,陳設弓箭,武夫在前面呼喝,侍從塞滿道路,負責供給的僕役各自拿着物品,在路的兩邊飛快奔跑。他們高興時就隨意賞賜,發怒時就任情處罰。他們跟前聚集着很多才能出衆的人,論古說今,讚揚他們的美德,這些話叫人聽在耳中而不感到厭煩。那些眉毛彎彎,面頰豐腴,聲音清脆,體態美好,外貌秀麗,資質聰慧,起舞時輕薄的衣襟飄然而動,長長的衣袖遮掩面容,**搽臉,青黛畫眉的女子,在一排排後房中清閒地住着,自恃貌美,忌妒別的姬妾得到寵愛;爭着比美,一心要獲取主人的憐愛。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權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爲啊!我並非厭惡這些而躲開的,只是命中註定而不能僥倖得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