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啊!”另一個孩子喊了一聲,“呸,呸!”
他把成鹽吐了出來。
“真香,好喫,好喫。”這孩子有一副古怪的可憐巴巴的臉,他舔了舔嘴角。
賣蛋人被偷了鹽,馬上站起來,說了句“瞧,畜生!”撒鹽的小孩兒就衝着賣蛋人“嘿”地一聲,撅出屁股,然後將胳膊搭在剛纔那位舔了鹽的孩子的脖頸上,並肩鑽入人流,無影無蹤了。
阿光泛起一絲微笑。她心想:在這樣擁擠的人羣裏,只顧眺望表演小節目的帳篷,誰也沒發現孩子那種異常敏捷的動作……真了不起。一個頭戴便帽,學生模樣的人——他眼露兇光,豎起大招風耳,同另一個懸着塌鼻子的年輕人——他繫着一條窄硬腰帶,不像是個學生,他們兩人抓住帳篷前圍着的欄杆,站在最前面,直勾勾地望着阿光的臉。
阿光碰上這種意料不到的視線,有點驚慌,好不容易纔收回失落的心,勉強振作起來。
戴便帽的年輕人知道阿光已發現了他們,就拽了拽系窄硬腰帶的年輕人的袖子。
……兩個孩子分騎兩匹帶馬嚼子的無鞍的馬,並駕齊驅地繞着圓圈奔跑。阿光在這兩個孩子的後面,雙腳分立在兩匹馬上,做了一個站立的姿勢,然後將上身向前微弓,蹲了下來,用腳後跟策馬飛奔。阿光的身體同馬兒的步伐保持平衡,讓兩個孩子站在馬背上,她抓住兩人的腰帶,把他們舉起,讓他們面對面地騎在自己的雙肩上。然後,她進一步看準時機,加強握力,用勁伸展雙臂,讓兩個孩子在自己的雙肩上站起來。孩子互相握住對方的一隻手,在阿光的肩上挺立,藉助阿光的胳膊,右肩上的孩子伸出右手右腿、左肩上的孩子伸出左手左腿,展開了一個平衡動作。觀衆掀起了一陣掌聲。馬背上的三個人保持着這種平衡的姿勢,在熱烈的掌聲中,繞場一兩週……孩子們一下子從阿光的肩頭跳到馬背上。剛表演完這個雜技動作,連歇也沒歇息,阿光爲了招徠觀衆,又得騎着馬兒到帳篷外面展示這種馬上的技藝。
三匹空馬,姑娘另騎了兩匹。帳篷前並排着馬兒,最右邊一匹抬起低垂的頭,離開隊列,開始走動起來。
阿光也跟着拉住繮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