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名古屋和四日市出入港的輪船,擦過星散在灣內至外海上的無數的漁船,經由伊良湖海峽時,燈塔看守從望遠鏡中窺視,很快就唸出了船的名字。
在望遠鏡的視野裏,攝入了三井航線的1900噸貨輪十勝號。貨輪上的兩個身穿工作服的船員一邊踏步一邊在閒談。
過了片刻,又一艘英國的塔里斯曼號輪入港。可以清楚地看見上甲板上的一個船員正在投套圈的小小的影子。
值班小屋裏,燈塔看守坐在辦公桌前,將船名、信號、符號、通過時間和方向,都一一記在船舶往來報表上,並將它擬成電文進行聯絡。多虧這種聯絡,港口上的貨主才能及早做好準備。
一到下午,落日被東山所遮擋,燈塔周圍變得陰暗起來。老鷹在明亮的海的上空翱翔。它彷彿欲與天公比試,輪流扇動着雙翅,剛要俯衝,卻又突然畏縮在空中,飛翔而去。
榜黑時分,一個年輕的漁夫拎着一層大比目魚,從村裏急匆匆地只顧攀登通向燈塔的山路。這個年輕人方纔幾歲,前年從新制中學畢業。他身材魁梧,體格健壯,惟有臉上的稚氣同他的年齡是相稱的。他的黑得發亮的肌膚,一個具有這個島的島民特點的端莊鼻子,搭配着兩片裂瑩的嘴脣,再加上閃動的兩隻又黑又大的眼睛,這是以海爲工作場所的人從海所獲得的恩賜,而決不是屬於智慧的澄明的象徵。因爲他在學校的成績非常之差。
他依然穿着今天一整天都裹在身上的捕魚工作服,即已故父親遺留下來的褲子和粗布工作服。
這年輕人穿過靜謐的小學校園,踏上水車旁的坡路,拾級而上,來到了八代神社的後面。可以清晰地看見神社的庭院裏在薄暮籠罩下的桃花。從這裏再攀登,不足十分鐘就可到達燈塔了。
這山路實是崎嶇不平,即使白天,走不慣這條路的人也難免會絆倒。可是,這年輕人就是閉上眼睛,他的腳也能膛着松樹樹根和岩石前進。縱令像現在這樣一邊沉思一邊行走,也不會絆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