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布魯斯已經12歲了,對歷史非常着迷。有個星期天的上午,當他們三人一起在倫敦塔附近漫步時,布魯斯說:“那裏什麼都有,媽媽,每個人都能在裏面發現點兒東西——尋找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很多東西。”
“是可以學到,”西莉亞說,“可惜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行。”
布魯斯對歷史的迷戀,一直持續到他第二次去劍橋。這一次,是馬丁·皮特–史密斯帶着孩子們。在英國的幾次出差中,西莉亞雖然經常和馬丁碰面,但是他們共事的時間並不多,因爲各自都有事情要忙。
既然已經決定加入菲爾丁–羅斯醫藥公司,馬丁就表現得認真負責起來。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器材、設備、人員,他還請來了一位核酸化學家。那是一位叫拉奧·薩斯特里的年輕博士,巴基斯坦人,他將成爲研究方面的第二負責人。另外還有幾位各有專長的技師,包括一名細胞培養專家和一名精通電泳法分離蛋白質和核酸的專家。一位婦女擔任動物管理員,負責照顧那幾百隻供試驗使用的白鼠和兔子。
馬丁還去過幾次哈洛,在改建工程進行的過程中,與相關人員商議實驗室的佈局、器材設備的安排以及人員的配置。不過,他花在這種事上的時間都很短,在研究中心建成之前,他繼續在劍橋的實驗室裏進行研究。馬丁堅持,除了必須要去哈洛的情況之外,他不能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別人能幫忙處理的行政事務上——這個策略已經得到山姆·霍桑的批准,由西莉亞具體執行。
西莉亞聘請了一位主管行政的主任,名叫奈傑爾·賓利。他的個子非常矮小,很有自信,說話有點兒吵,50歲出頭,剛從英國皇家空軍退役。他原來是一個少校,負責一家頗具規模的英國空軍醫院的行政管理工作。這位退役軍官能勝任他的新職務,他自己也很瞭解他要做些什麼。
當着西莉亞的面,賓利對馬丁說:“我越是不打攪你,閣下——就是說,你見到我的次數越少,就表示我的工作幹得越好。”西莉亞喜歡這個說法,也喜歡“閣下”這稱呼,這個詞優雅地說明了:賓利很明白他和比自己年輕得多的科學家之間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在幾次去英國出差的間隙,西莉亞回了趟美國,那時發生了一件她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至少她是這樣認爲的。1972年9月,14歲的麗莎離開家,興奮地進了寄宿學校。這所學校是位於紐約州北部的艾瑪·威拉德女子中學。全家人都陪着麗莎踏上她的新“征途”。前一天晚上,全家一起喫晚飯時,西莉亞心生感慨,問起安德魯:“時間都去哪兒啦?”
回答這個問題的是麗莎——她總是很實際,她說:“時間都在你的步步高昇中過去了,媽媽。我想,到我大學畢業的時候,你估計都坐上霍桑先生的寶座了。”
這話把他們都逗樂了,美好的時光一直延續到第二天。他們跟其他新生的家長、親屬一樣,走進校園感受艾瑪·威拉德女校的美麗、勃勃生氣和悠久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