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現在該考慮哈洛的問題了,西莉亞問自己:明天應該向山姆提出什麼樣的建議呢?
顯然只有一條可以提:關掉這個研究中心,承認在最開始它就是一個錯誤,現在要儘快減少損失,承認馬丁那個腦力老化的科研項目是一個令人失望的失敗。
這真的是唯一的辦法嗎?這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儘管哈洛的一切,西莉亞已經耳聞目睹,但是她依然拿不定主意。
有一件事縈繞在她的腦海,就是昨晚離開教堂門飯店的餐廳之前,馬丁在悲痛中講的話。今天早上,從坐上開往倫敦機場的轎車開始,西莉亞的腦子就像機器一樣不斷重放着馬丁的話:“我們尋找的東西會被發現的……會的,一定會的……不過是在其他什麼地方……”
他說那句話的時候,她沒怎麼在意。可是不知怎麼的,現在這句話的重要性似乎放大了。有沒有可能馬丁是對的,而別人都錯了?“其他什麼地方”到底是指哪裏呢?是其他國家?其他的製藥公司?如果菲爾丁–羅斯放棄馬丁對腦力老化的研究,有沒有可能有其他的製藥公司——某個競爭者——把這個課題重新撿起來,堅持到最後,取得成功?當然,這個“成功”是指生產出一種重要的、利潤豐厚的新藥。
有其他的國家在做同一個科研項目。兩年前馬丁就提到過:德國、法國、新西蘭也有科學家在做研究。西莉亞問過,知道那些國家的研究還在進行中,而且他們的情況顯然跟哈洛研究中心一樣,沒什麼成果。
但是,如果哈洛中心繼續做下去或許本來可以會有這種激動人心的發現,而我們關了哈洛研究中心,最後的結果是其他科學家忽然取得了突破,那該怎麼辦呢?如果情況是那樣,菲爾丁–羅斯會怎麼想?如果是因爲西莉亞的建議,哈洛研究中心關門了,她自己又會怎麼想?——公司的人會如何看待她?
因此,出於這一系列的考慮,她盤算了一會,覺得還是什麼都不做比較好。在這裏,所謂的“什麼都不做”,就是建議公司讓這個研究中心繼續辦下去,指望它搞出點兒名堂。
然而,西莉亞還在左思右想,這樣的決定——不如說是不決定——不就是那種“最保險”的辦法嗎?對!這正是那種“暫不採取行動”、“等着瞧”的哲學。她曾聽到山姆·霍桑和文森特·洛德都以此挖苦華盛頓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說這種哲學就是監督管理局時興的工作方式。各種想法在腦子裏兜了一圈,又回到臨出發前山姆對她的指示上來了:你要是覺得必須狠心冷酷……就不妨狠心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