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獨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書房內,李獨霜提筆疾書,分別寫了兩封信。
第一封是寫給孫懷,首先是肯定了他在工作中的成績,對他在工作中採取的策略大加讚賞。其次是表達了自己希望他來大理寺任職的想法,增加一番中央機構的工作履歷,對他以後的晉升有着絕大的好處。
不過,雖然李獨霜在信中說得輕巧,但這可不是易事。
從一名偏遠縣的縣令遷轉到汴京中央機構任職,成爲一名京官,其難度不亞於登天。
蓋因大宋官制內容與程序之繁複,令人髮指。普遍來說,通過科舉取得官員身份僅僅只是一個起點,而官員往後的晉升則涉及到了多種制度,包括:考課、磨勘、改官、薦舉、敘遷、差遣及除授等等。而每一項制度都有一套相應的流程。
例如考課制度,主要考覈官員的任職年限與業績情況。如低級文官一般有三任六考或兩任四考,每任通常三年左右。考覈的內容包括:履歷出身、業績、過失、請假等事項,以及所在機構長官批寫的評語意見。而磨勘制度則是對完成任期和考課的官員,再勘驗其檔案文書是否齊備及真僞,並審覈業績與推薦意見等情況,以決定其能否遷轉。隨後的改官制度,是對通過磨勘的低級官員,依據規定改換官秩,一般給予晉升京官序列的待遇,少數人還可直接改爲更高的京朝官。
這樣說來,自當官起,其實也是在過五關闖六將,箇中冷暖,唯人自知。
上面如若無人提拔或者遮護一二,大多官員均只能在歲月中苦熬資歷,晉升之速猶如蝸爬,大好的年華只能虛擲,等到白頭,也許還是一名七品官。
這是像孫懷這樣有志於提升自我價值,有政治抱負的官員所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