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罕·帕慕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抓住了黑的手,彷彿握住一位學徒男孩的手;年輕的時候,我極寵愛這些柔軟、嫩膚、美麗的學徒男孩。他的手平滑而結實,比我的手溫暖。手腕的內側寬大又細緻,讓我一陣激動。年輕時,我時常把年幼學徒的手握入掌中,慈愛地望着他迷人、惶恐的眼睛,然後纔開始教他握筆的方法。我用同樣的眼神望着黑。從他的瞳孔裏,我看見了他舉在手中的燭火。“我們細密畫家都是兄弟,”我說,“然而,如今一切都將畫上句號了。”
“怎麼講?”
當我說出“一切都將畫上句號了”時,心中帶着大師對失明的渴求。一名偉大的大師,爲一位君主或諸侯奉獻生命,遵循昔日風格在畫坊創作無數經典,甚至爲這個畫坊樹立了自己的風格。然而,他也深明,一旦他的君主失掉最後一仗,新的統治者將跟隨劫掠部隊而來,解散畫坊,拆散裝訂的書冊,讓書頁四散失序,鄙視破壞所有的一切,摧毀一切他長久信仰、勞苦追尋並深愛如子的精微細節。但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向黑解釋。
“這幅畫是描繪偉大的詩人阿布杜拉·哈特非。[20]”我說,“哈地非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君王伊斯瑪儀佔領赫拉特後[21],衆人連忙湧入宮中阿諛諂媚,他卻選擇了呆在家裏。結果,君王伊斯瑪儀親自移駕前往他位於郊區的家中拜訪。我們之所以知道畫裏的人是哈特非,並不是因爲貝赫扎德畫出了哈特非的臉,而是根據肖像下方的說明文,不是嗎?”
黑望着我,用漂亮的眼睛回答“是”。“看見畫中詩人的面孔時,”我說,“我們明白它可以是任何人的臉。如果阿布杜拉·哈特非,願真主讓他的靈魂安息,出現在這裏,我們絕對不敢奢望能憑這幅畫中的臉認出他來。不過,我們可以依據整體的圖畫確認他是誰:構圖的氣氛、哈特非的姿勢、顏色、鍍金,以及貝赫扎德大師勾勒的精美手部,立刻就能想到這是一位詩人的畫像。因爲在我們的藝術世界裏,意義勝於形式。但是,若我們開始模仿法蘭克和意大利大師,用他們的風格繪畫,就像蘇丹陛下委託你的姨父編輯的手抄本那樣,這時候,意義的支配將會終結,而形式的統治就此開始。雖然如此,通過法蘭克的方法……”
“我的姨父,願他永遠安息,被謀殺了。”黑魯莽地說。
我輕輕撫摸我掌中的黑的手,好似恭敬地撫摸着一位年輕學徒的小手,想像有一天它會畫出經典名作。我們安靜而虔誠地欣賞了一會兒貝赫扎德的傑作。稍後,黑把手從我的掌中抽走了。
“我們略過了前一頁的栗色馬,沒有檢查它們的鼻孔。”他說。
“什麼也沒有。”我說,翻回前一頁讓他自己看。那些馬的鼻孔沒有絲毫特別。
“我們什麼時候才找得到有奇怪鼻孔的馬?”黑孩子氣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