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富可敵國”(2) (第2/4頁)
貝貝熊的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不願意合作的人,埃斯科瓦爾則毫不留情。他輕則利用收買的高官打擊報復,重則直接暗殺甚至虐殺,手段極其兇殘。
1983 年,新上任的司法部長羅德里戈·拉臘因公開揭露埃斯科瓦爾的罪行,很快被暗殺而死。在波哥大乘車的時候,拉臘突然遭到 1 個摩托車槍手的掃射。這個槍手射光了 30 發彈匣,拉臘身中 7 槍,當場斃命。拉臘被殺後,家人也遭到了威脅。還是美國政府出面,給予拉臘家屬政治庇護,將他們交給 FbI 送到美國保護起來。
埃斯科瓦爾的部下每年都要暗殺大量名人,殺死的法官就超過百人,以製造社會恐慌。他們優先暗殺的對象就是揭露他們的記者,以及敢於起訴他們的法官和政客。
埃斯科瓦爾還深知兔子不喫窩邊草的道理,在老家麥德林市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他爲麥德林修建了大量的廉價公寓和醫院,給一些貧困市民提供救濟金。麥德林的市民將他視爲恩人,稱他爲“巴勃羅大善人”。其實,這是埃斯科瓦爾試圖洗白自己的一種手段。
1978 年,埃斯科瓦爾憑藉着麥德林市民的支持,竟然當選爲麥德林市議員,這讓所有人都大爲震驚。而在 1980 年,他更是資助了由前司法部長成立的新自由黨,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力。1982 年,埃斯科瓦爾成功當選爲國會議員,正式踏入哥倫比亞的政治舞臺。
一個舉世皆知的大毒梟,竟然能夠成爲合法的議員,這讓人不得不驚歎於哥倫比亞政治的黑暗程度。據說,埃斯科瓦爾手眼通天,甚至收買了歷任總統。對於那些不合作的總統候選人,他則毫不留情地派人暗殺。
1989 年 9 月,哥倫比亞最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路易斯·加蘭被暗殺,這一事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加蘭曾許諾會嚴厲禁毒,因此成爲了埃斯科瓦爾的眼中釘。他在街頭被槍手近距離射殺,這一事件讓人們對哥倫比亞的毒品問題和政治腐敗感到深深的擔憂。
然而,埃斯科瓦爾的好運並沒有持續太久。他的毒品生意賣到了美國,這讓他成爲了美國政府的死敵。國內可卡因氾濫,導致嚴重社會問題,美國政府決定採取行動,將埃斯科瓦爾視爲頭號公敵。
從 80 年代開始,美國不斷向哥倫比亞政府施壓,要求逮捕並引渡埃斯科瓦爾。然而,埃斯科瓦爾極難對付,之前美國對他的種種手段全部失效。而依靠哥倫比亞軍隊出工不出力的武力圍剿,也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