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揚長避短 (第2/13頁)
街區轉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清瑤解釋:「餘華老師在韓國影響力非常大,我不看話劇不知道,但我想那邊應該也有把《活着》改編成話劇。」
俞靜隨口道:「韓國人真的很喜歡看話劇,他們有一條街全部都是專業劇院,我當初去首爾參加電影節的時候跟朋友去看過。
頓了頓,她忍不住補充道:「表演氛圍濃厚,大概這就是很多韓國年輕演員也有不俗演技的原因吧。」
作爲影后,俞靜對這一點很有發言權。
她跟兩地的青年演員都搭過戲,普遍感覺就是韓國青年演員演技更好。
哪怕同樣都是科班出身,差距依舊存在,
這跟韓國那邊濃厚的話劇氛圍其實是有一定關係的。
首爾的大學路有大大小小近兩百個劇場,平均每天上演的各種舞臺劇超過600
場,而且場均上座率達到了60%。
這種誇張的市場資料支撐起了韓國繁榮的話劇產業韓國很多青年演員都是從小劇場走出來的,從大學社團開始他們就有了大量演出經驗,白積月累轉戰熒幕也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