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魏國的大小戰事中,中軍往往東奔西走打滿全場。僅在曹丕年間,從討伐涼州胡人叛亂,到三次征討東吳,中軍每次都在主攻方向參戰。
曹魏的中軍確實拿得出信得過,但常常調度帶來的副作用,就是軍隊損耗過甚,員額缺了近三成。
而曹洪此行前往的河北,就是曹魏東南西北四個戰略方向中,唯一壓力輕一些的區位。
此時河北有田豫丶牽招丶梁習等人鎮守北疆,遼東的公孫恭也素來恭順,整體上軍事壓力並不嚴峻,也自然有餘力從邊軍和州郡兵中優選一部分士卒,從而分配到中軍去。
畢竟中軍的待遇確實高了不少,在北邊防禦鮮卑人,還不如作爲天子親兵在洛陽待着呢。
與此同時,吳國,鄱陽郡。
鄱陽太守府的大堂內,時爲鄱陽太守的周魴與解煩督胡綜,兩人剛剛收到了來自吳王孫權從武昌發來的敕令。
孫權說的很明白,鄱陽境內的叛賊彭琦聯繫魏國的大司馬曹休,準備引曹休過江入鄱陽而來。
而正在武昌的吳王孫權和荊州牧陸遜,認爲這是一個可以誘敵深入的機會。於是命令周魴再去尋找一些適合詐降曹魏的叛賊頭領。
命令倒是十分簡單,但是此時身居鄱陽城裏的周魴和胡綜卻犯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