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校尉營共四千騎。若說這十幾萬人中傳承最久的一支軍隊,非五校尉營莫屬。
早在前漢武帝年間,漢武帝在北軍中增設了北軍八校尉,乃是負責守衛長安的重要力量。後漢年間省去了中壘丶胡騎丶虎賁三校尉,剩餘的就是北軍五校。五校尉秩比二千石,官顯職閒,多以皇族及肺腑之人出任。
漢朝之時,原本負責統管五校尉營的職位叫做北軍中侯,秩六百石。佔據荊州的劉表劉景升昔年在洛陽時,就得大將軍何進徵闢丶任職過北軍中侯。
不過曹丕踐祚之後,將六百石改爲了兩千石,北軍中侯的名字也改爲了五營校督。此時的五營校督,正是由籍貫譙縣的文欽文仲若擔任,頗得曹氏信重。
朱蓋的一萬騎作爲先鋒,大司馬曹休督的三萬騎在朱蓋之後發出。
剩下的以步兵爲主的八萬五千人,自然是交由大將軍曹真所督,跟在曹休的後面緩緩南下。
若要從壽春南下抵達皖城,必須穿過整個廬江郡的範圍。從壽春先至舒縣,再由舒縣經過夾石和無強口一帶,方能前行至皖城。
壽春到無強口路程約有三百五十里。兗州刺史王昶早就提前出發沿途修整道路,路旁多造空地和後勤補給之處,因此自壽春南下速度極快。
朱蓋所部先鋒萬騎,元月一日清晨出發,元月三日晚就抵達了無強口處賈逵早已修好的大營內。
不得不說,有能力的人不論給他安排什麼任務,都會高標準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