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打個比方,在原本曹魏的淮南防線中,壽春作爲水運中心和對吳作戰的基地,扼守在淮水的中心地帶。
而真正在對敵一線的地方並不是壽春,而是壽春以南的合肥。壽春和合肥之間的聯繫,除了陸路上的道路之外,還有芍陂以及附近的河道水系相溝通連接。
若在揚州大規模的屯田,肯定在更安穩丶更後方的壽春屯田爲好,誰會想在合肥城邊上屯田呢?豈不是會隨時在吳國的攻擊之下?
因此劉曄說道:「陛下,在皖城附近屯田實施起來可能頗爲困難。廬江郡的百姓早在建安年間都已流失了,哪裏還有民衆可以聚集起來屯田呢?」
曹睿緩緩說道:「如果軍屯呢?」
劉曄想了片刻後說道:「軍屯其實也頗爲困難。皖城近皖水,總的來說還是易攻難守。而在皖城附近軍屯的話,唯恐吳軍會進行騷擾。」
曹睿笑着說道:「劉卿,諸卿你們都一併聽聽朕的想法。」
「歷來大魏進攻東吳,缺少的都是用於行船進軍的水道,往往因此不能進入長江之中。而武帝丶文帝多次攻打濡須就是爲了這件事情。」
「而皖城接近皖水,若能通過皖水入江,豈不是能得水軍之利?既然要用皖水,那皖水附近必須屯駐軍隊,方能興建水利丶營造船隻。但目前的皖城附近又沒有這樣的地理條件。」
「朕想了個這樣的法子。皖城不是易攻難守嗎?那就何妨在皖城以南丶在潛水匯入皖水的潛口之處,修築城池和要塞來扼守水道。東吳不也是在濡須水的地方修築濡須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