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安二十四年,幾乎是奠定天下格局的一年。在場許多大臣都是親自經歷過那一場大戰的。
就如四名侍中,劉曄當時任行軍長史丶辛毗當時任丞相長史,兩人都在曹操征討漢中的軍隊之中。楊阜在武都太守的任上管理後勤,而陳矯則是在鄴城爲尚書處理行政之事。
劉曄目光看向姜維,心中想着這名年輕人會說出些什麼道理,其餘三名侍中也是同樣。
對於皇帝身邊的權力結構,劉曄是極爲敏感的。上次南征時姜維與夏侯玄二人隨侍皇帝左右,但劉曄與姜維之間交談甚少丶並不相熟。
曹睿點頭:「伯約說的對。朕也認同當時武帝是被劉備據險不戰而逼退漢中的。」
姜維語氣洪亮的說道:「正是因爲雍涼軍資糧草本就匱乏,而祁山道丶褒斜道轉運困難。這纔是大魏撤軍的根本原因,並非戰事不利。」
「雍涼與漢中之間隔着茫茫秦川,山川地理的阻隔帶來的耗費,需要更多人力丶財力丶軍力方能彌補。」
「而大魏與江東之間隔江對望,其實也是由於大江天險丶且北方不善水戰的緣故,這滔滔江水其實也是如秦川一般。」
「因而臣認爲,吳蜀各自割據一方的原因,就是『山河割裂丶地理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