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告別了陳憑之後,張合一馬當先丶領着五百騎兵,朝着那個喚作斷山口的路口方向,到斷山口以東埋伏去了。
雖然早有諺語,說關西出將丶關東出相。可關西不僅出將丶而且還出勁卒。
所謂赳赳老秦,無論張遼駐紮的郿縣丶陳倉一帶,還是隴右此處的天水郡,全都是標準的秦地。張合麾下的兩千騎,幾乎都是過去近十年間來,在扶風丶天水等郡招募的。
對張合這支騎隊裏的很多騎卒來說,蜀軍北攻隴右丶實際上是在進犯他們的家鄉。家國情懷丶夾雜着建功立業的念頭,讓張合統領的這支不過兩千人的騎兵,幾乎各個鬥志飽滿丶願下死力。
什麼魏丶什麼蜀丶什麼漢,通通不用。張合甚至都不用特意做什麼戰前動員,保衛鄉梓這一條就夠了。
且不說張合從容領兵自去了斷山口東面埋伏,蜀漢揚武將軍鄧芝所部的四千先鋒步卒,已經漸漸北上丶逼近了街亭路口。
鄧芝本不是武將出身,走的是標準的文官路線。先任縣令丶再任太守丶入朝爲尚書後,通過與東吳的外交丶漸漸得到諸葛亮的賞識。
可以說,諸葛亮此番北伐,確實用了不少能征善戰的驍將,同時也在培養不少新人將領。可諸葛亮卻沒有完全意識到,並非所有文臣丶謀臣都能如他一般,面面俱到而又樣樣精通的。
鄧芝所部急行軍了兩個整日,實際上已經很是疲憊了。
之前數日,張合率軍從隴山道趕來時,且不論騎兵,步兵的速度就能達到每日七十里。但這七十里每日的速度,乃是身處國境之內丶又有己方大將在前,全然不擔心諸如路況丶敵情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