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無半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位於雲京市城西-圃盛區-祿澱山公園-內的‘千候墓陵園’,是始建於轅夏國古代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惲朝’,在雲京初建都城的時期。
墓園中埋葬着一批被當時的帝王欽封爲‘忠勇國士’的古人的屍骨,距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了。
祿澱山海拔600多米,佔地約5平方公里,其實就是個緩坡的丘陵。千候墓陵園坐落於祿澱山的南山肩坪上,總面積約爲30公頃,論自然環境倒是也是靜地朝陽,碧草芳菲,樹木朗林。
陵園內共建有陵墓1679座,都是用6角井型的深灰色花崗岩碑座,上豎一塊丈高尺寬尺厚的,同色石材的功德碑體,碑額上陽刻着六轉輪錐文的鎮魂祭印,和死者的名籍、生卒之日,碑身正面陰刻着墓誌銘。
沒錯,這座陵園中埋葬的全部是術者。都是輔佐當年轅夏國古代唯一個由農民起義軍開立新朝的領軍階層,在推翻腐敗舊王朝的連年戰火中慷慨就義的術門先輩。
不過,這些術者並非是戰死於起義軍與舊王朝‘煜朝’的軍隊,兵戈相見的沙場上。身爲執守正則的術門中人,即便是投身於除暴安良的公義之戰,也不可能用衍術大肆屠滅普通人類的敵軍。
按照歷史的規律,每代封建王朝的末期,都是王道無德以至舉國蕭條,吏治腐敗強權盤剝百姓。而煜朝末期又逢連年大災,天旱水澇、魔物肆虐,全國各地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終致民不畏死,揭竿而起,各地義勇之旅漸漸集結,鑄成大氣,共同反抗暴政,對抗天災。
可當時最令起義軍各級將領頭疼的,就是在駐行大軍攻城掠地的過程中,屢遭魔物的侵襲,以至損兵折將,征途受阻,功業難成。
由此,爲匡正濟世,救天下黎民於水火,一支由當年四坊行會的總會長‘祖稷豐’率領的高階術者隊伍,就加入到了起義軍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