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寄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柏宇目光掃視了一遍,發現人羣分爲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一個陣營站在水泥廠大門那邊,大概三十幾個人,年齡都是二十歲左右,他們一個個身強力壯的,身上還穿着制服,拿着鐵棍,看樣子應該是水泥廠的保安;另外一個陣營則有上千人,這些人當中有男有女,有老友少,其中更讓人側目的是,他們中間還有幾個人身體浮腫的傷病患者,是被擔架抬着的。
“你們城西派出所是怎麼回事,我們都報警半天了,怎麼纔過來你一個人?”宋柏宇正想詢問個究竟時,水泥廠那邊一個爲首的保安就出聲抱怨道。
宋柏宇瞟了這個保安一眼,二十幾歲的樣子,左眼眉毛處有一顆黑痣,看到黑痣保安盛氣凌人的樣子,宋柏宇沒有半點興趣跟這個保安說話,而是心平氣和地面朝另外一個陣營,大聲問道:“你們誰是代表,能站出來跟我講講具體是怎麼回事麼?”
“警察同志,我就是我們村的代表……”宋柏宇的話音剛落,一個四十幾歲的中年從人羣中走了出來,他戴着黑框眼鏡,模樣憨厚老實。
站出來的中年名叫馬海龍,是坨子村小學教師,也是村裏的村民,說話有理有據,條理清楚,幾句話的功夫,就讓宋柏宇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看到馬海龍眼鏡後面的兩道精光,宋柏宇知道這個馬海龍肯定不像外貌看起來那般憨厚。
坨子村十年前是金陽市聞名的“魚米之鄉”,可是在新城區開發出來後,坨子村的境況就變得不容樂觀了,先是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少,緊接着村民蓄養的家畜也莫名其妙地生病或者死亡,到了最近幾年,更是很多村民被檢查出來得了重病,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十年前在坨子村興建的水泥廠。
幾年來,坨子村的村民經常因爲各種原因而聚集幾十號人甚至上百號人圍堵水泥廠,每次都是水泥廠做出一些經濟補償了事,只是那些經濟補償卻遠遠沒有達到村民要求的數額,村民們在政府的壓制下不得不偃旗息鼓。
宋柏宇打量了一下眼前黑壓壓的一片人頭,發現很多人都眼神複雜地看着自己,有渴望、有懷疑、還有仇恨。
更多的人臉上卻是寫着麻木或者無奈,人羣中偶爾有輕聲的抽泣傳入宋柏宇的耳簾,讓他的心不經意間被觸動。
從一個“魚米之鄉”變成農作物絕收的村子,從一個活蹦亂跳的人變成躺在擔架上不能動彈的人,這一切的冤屈卻得不到聲張,也難怪這些老實巴交的村民會採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抗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