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具提醒之處在於,“衆多冤魂索命,判官道:‘陛下得些錢鈔與他,我才救得你。’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那得有錢鈔?’”這正所謂“萬兩黃金將不去,一生惟有孽隨身”啊。判官說得到些錢鈔就可以救,難道真的能救嗎?正說明此處錢鈔不可到達,用不上,又如何能救得了你呢?下面借相良的金銀,難道真的可以借嗎?正說明在陽間作惡就會有惡報,作善就會有善報,一到陰司,帝王的十三年,反而不如匹夫的十三庫;帝治的十五道,反而不如匹夫所寄存的一庫。精妙之意都在反面,讀者千萬不要拘泥於文字表面!就會知道相良夫婦所積累的,是齋僧佈施的善果,並非全是金銀紙鈔,自然就可以明白。
太宗因爲老龍的緣故而陷入大夢之中,一到鬼門關,理應撞見老龍索命。爲何卻劈頭撞見先主李淵以及兄弟等人,而沒有見到老龍呢?
隋朝綱紀不振,天下之人共同追逐政權。高舉義旗剷除殘暴,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名正言順。奈何採用裴寂的詭謀,派遣隋朝宮女去侍奉高祖?以逼迫之勢讓高祖順從,使父親陷入不義之地,違背了不犯上的本分,有干犯皇綱之嫌。冥冥之中的懲罰,那些謀臣輔佐之人,實際上是相互促成了此事。高祖廣施恩澤,卻在行爲上失於檢點,這就如同老龍被鰣軍師所誤導。而違背天時剋扣雨量,雲雨之差失了時機,懼怕天刑而遭到慧劍之斬,豈不是理所當然!
涇河之龍,實際上就是李淵,所以稱之爲“老”。“雨水共得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隱括了“李淵”二字。解析這兩個字:三橫爲三尺,三直爲三寸,“四”與“三氵十八子”合起來爲零四十八點。又合併湊用,像“四”字的形狀,分並各算,成四六二十四之數;合之“三氵八字”,爲三八二十四數;共同組成四十八點。去掉“李”字的“八、子”,爲克八點;去掉“淵”字的三直,爲克三寸。所剩餘的“李”字的“一”和“淵”字的通而用之,得到“涇”字。忌諱“李淵”,所以用“涇”來代替。龍潛於深淵,老處於濁世,涇河,正是其所應在之處。
只是太宗化家爲國,錯誤地聲稱是拯救父親之危,卻無法拯救天理的懲罰。在玄武門埋伏甲兵,密言淫亂後宮,卻自稱功高不賞,不得已而有六月四日之舉,實際上是劫父殺兄奪得天下,與楊廣如出一轍,這也是隋朝滅亡的延續罷了。
楊廣以十三年而亡,世民以十三年而死,也是理所當然。他收納巢刺王妃而矯誣續嗣,夫婦、父子、兄弟之倫常,幾乎淪喪殆盡。實在是不如李氏捐生投環,爲婦道沒有虧欠;劉全拼死進瓜,爲夫綱沒有缺失。難怪會奪走王姬之魄,生死之間讓骨肉重逢,使得夫婦、父子、兄妹如同蓮蒂重開,團聚一室。
至於太宗舉刀相向,兄弟之間的情誼,已然消失殆盡,甚至波及到妹妹。這陰陽果報,絲毫不差。所以借太宗之口,發出這樣的旨意,說:“朕回陽世,惟答瓜果而已。”南瓜,南屬離,離屬心。意思是隻要心地光明,就會有結果作爲回報。《詩經》中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李。匪報也,永以爲好也。”李氏投環,劉全頂瓜,就是投以木瓜;翠蓮借屍,玉英下降,就是報以瓊李。男女,即陰陽之道;贈答,即果報之理;永以爲好,即使死了也可以重生。與那些私自增添二壽,假借一庫的行爲相比,雖然回生卻仍然如同大夢一場,相差何其之大啊!
然而太宗畢竟只是一場夢,並非真的死亡,一切地獄的景象,都是他心中自己所設想的,所以諸位大臣在他回陽之際,問道:“陛下有甚放心不下?”這是真實的記錄。讀到東西將相一齊啓奏道:“陛下前朝一夢,如何許久方覺?”“一夢”二字,顯着明白。按:太宗二十九歲登基,改元貞觀,享年五十三歲。實際上在位二十四年,起初並非三十三年。如今稱貞觀一十三年,上面加二,事情似乎有些錯誤,卻不知其中原有妙義。因爲高祖李淵在位九年,實際上是太宗通過宮掖詐謀,劫制竊踞。所以武德年間雖然擁有虛位,而貞觀年間已經預先擅掌神器了。把武德的九年移過來,加在貞觀的二十四年上,豈不是三十三年嗎?一加一爲二,二加一爲三,三三正好得九,所以加二畫,就已經得到加九年的意義,這也是仙師加筆的精妙之處。取十三年作爲地府之遊,是爲了模擬隋朝滅亡的延續;加二畫以顯示暗中竊取的權力,是爲了表明無父之隱。等到後來玄奘歷經十四年而返回,已經在虛加之外,太宗應該來不及見到他,所以以三十三年的在位時間,結束自西返東,以序經度世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