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1/6頁)
沐清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扶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餘之遇也清楚不能操之過急,尤其對於這件事,連有了方向的肖子校都不敢把話說太滿,她能做的更有限了。不過,去了趟平山村,聽了他“扶貧先扶智”的理念,她對於支教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鑑於李校長是支教老師出身,餘之遇特意去找李校長聊了聊。
此前肖子校來,促成了臨水小學與中醫大的合作,爲學校解決了經費問題。這次他帶來了記者,李校長是欣喜的。他雖留在農村多年,卻也時刻關注國家和城市的發展,深知媒體的力量。他比任何人都期待通過餘之遇媒體人的身份與報道,爲偏遠貧困的臨水帶來新的機遇,確切地說,是給臨水的孩子,帶來走出大山的希望。
李校長有問必答,且毫無保留地說:“不止是臨水,現在不少農村學校學生越來越少,個別地方,一個村子可能就一兩個學生。以至於學校不得不定期進行合併。學校留不住學生,更留不住老師,是很普遍的問題。”
說到這些,他心酸不已:“對於鄉村教師來說,很多村子地處偏遠,教學和生活條件都差,再加上長期在基層工作,自身的婚姻也會成問題,漸漸地,就會覺得這裏並非久留之地。曾經的理想很豐滿,後來發現現實很骨感,就是這樣吧。”
學生少,教師也越來越少,終於造成了現下的教育凋敝現象。
餘之遇不解的是:“除了您之外,沒有別的支教老師來過嗎?”
李校長嘆氣:“陸續來過不少。但有些人拿支教當跳板,純是爲了評先晉級,形式主義。而那些有責任心的支教老師也終究是要走的,往往是學生們剛和老師熟悉了,適應了新的教學方式,也到了老師該走的時候。越是受歡迎的老師,走了之後對學生造成的影響越大。”
想起上一位支教老師走時,孩子們追着車跑的情景,他又說:“人相處久了,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孩子,他們的感情是最真摯,也最容易受創傷。”
這和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沒有家長願意學校總給孩子換班主任,或是給孩子轉學是同樣的道理。餘之遇理解,後又經李校長介紹,她與一位劉姓的鄉村教師又聊了聊。
劉雨涵和餘之遇年紀相仿,卻已經是位母親了。她說:“我們這有個說法叫‘十戶六空,剩下的是不會走的和走不動的’。基本上每個村子的情況都差不多,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家裏留着老人和小孩。老人要做農活,照顧不到,也照顧不了小孩學習,再加上村小軟硬件設施都跟不上去,吸引不了小孩上學的興趣,漸漸的,他們也不愛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