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蜀漢新立籌大業,東征西討定乾坤 (第1/5頁)
聽風雨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那曹丕猜忌骨肉殘,曹植賦詩訴悲情。話說曹丕登基後,倒也並非全然荒淫無道、一無是處之主。此人雖有諸多過錯,卻也知曉穩固政權之要。
且說曹丕先是對宗室和功臣進行封賞與權力調整。那支持他的大臣陳羣,乃是智謀之士,曹丕對其委以重任,使其在朝廷中擔任要職,以助自己鞏固統治。陳羣獻計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此制一出,各州郡皆設中正官,依人物品德、才能、家世等,將人才分爲九等,再按等級選拔官員,2倒也緩解了曹魏政權與士族之矛盾,爲曹魏選拔了些許人才。然此舉亦使得士族勢力愈發壯大,爲後來士族門閥崛起奠定基礎。
曹丕此人,才氣雖不及其弟曹植,但本身文學修養也極高,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並稱“三曹”。曹丕對文學創作極爲重視。其登基後,大力鼓勵文學創作。在他倡導鼓勵之下,曹魏時期文學創作蓬勃發展。那文壇之上,湧現出諸多優秀文學家,如曹植、王粲、陳琳等。此等人物之作品,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再言曹丕對東吳背信棄義之舉深惡痛絕。曹丕登基後,一邊加強汝南、上蔡、潁川一線防禦,一邊收攏各地兵力,發動對東吳之戰。然此戰因內部叛亂等問題,未能取得重大戰果。此次伐吳行動,消耗曹魏大量兵力物力,卻未達預期戰略目標,反使曹魏與東吳關係更爲緊張。
那曹丕本欲將獻帝劉協軟禁鄴城,因叛亂之故,遂聽從司馬懿建議,將劉協降爲山陽公,送往山陽,且欲於路途之中將其殺害。
此時,遠在成都之劉備,聽聞大漢滅亡、曹丕篡漢,悲痛至極,整日痛哭流涕,憂慮成疾,不能理政。
劉備身爲漢中王,向來以復興漢室爲己任。漢朝滅亡,對他而言乃沉重打擊。劉備堅信漢獻帝已被曹丕殺害,遂爲漢獻帝以皇帝禮儀舉辦葬禮,下令所有大臣爲其披麻戴孝。蜀漢文武百官紛紛上書,規勸劉備節哀順便,並勸其稱帝。
那諸葛亮深知劉備以仁德和匡扶漢室爲志。曹丕篡漢後,天下形勢驟變。諸葛亮向劉備進言道:“今曹丕篡位,漢祀將斬。主公乃漢室苗裔,當繼大統,以正名位,率義師而討國賊,此乃順應天意民心之舉。”劉備大怒,言不想效仿逆賊。
諸葛亮又引經據典,以歷史上明君聖主爲例,言道:“昔高祖起於亭長,定鼎天下,今主公仁德佈於四海,英雄歸心,正宜承繼大統,以興漢業。”此時,蜀漢衆多文武官員一同勸進劉備登基。羣臣紛紛進言,闡述劉備稱帝之必要性與正當性。他們以天下蒼生爲念,懇請劉備爲國家穩定、百姓福祉,登上皇帝之位,領導衆人興復漢室。如此衆口一詞,頓時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壓力。
諸葛亮見劉備對稱帝一事仍心存疑慮,深知劉備擔心被人指責有僭越之嫌。於是率領衆文武向劉備表示道:“臣等一片赤誠,唯願主公稱帝,以安天下之心。吾等必效死命,輔佐主公成就大業,永不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