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東吳背約起波瀾,蜀漢籌策穩大局 (第1/4頁)
聽風雨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列位看官,上回書說到那後主登基承大統,興漢壯志啓新程。
話說那曹魏趁着劉備駕崩,前線幾員大將趕回成都弔唁之際,開始趁勢反攻。馬岱雖久經沙場,然尚缺獨領一軍之經驗。在郭淮反擊之下,張掖、酒泉、西海等郡縣接連失守。剛拿下不久的長安,也在馮翊與弘農兩郡配合下再度失陷。魏延、鄧艾無奈率兵退回京兆郡。
這一日,成都大殿之上,後主劉禪與一衆大臣商議對策。關羽、張飛、馬超、楊再興、趙雲等大將正欲重返前線穩定局勢,豈料前線戰報傳來,鎮南將軍紀靈戰死。
這紀靈原本攻打弋陽郡以配合東吳取合肥。張遼病故後,曹休接替鎮守合肥。東吳大都督呂蒙率師出征,一路順遂。既拿下合肥,又佔廬江郡。劉備駕崩消息傳至東吳,孫權再起異心。趁紀靈不備,呂蒙再度率兵偷襲,紀靈死戰不退,最終壯烈殉國。東吳佔弋陽郡後,又欲向江夏用兵。幸有龐統及時察覺東吳意圖,遣徐晃和甘寧水師進駐江夏一線,方使東吳未能得逞。
蜀漢衆臣聞此,對東吳背信棄義之舉憤恨不已。此時荊州前線壓力巨大,一面要應對曹魏之壓,一面又需防東吳偷襲。而徐晃需速返南郡江北防線,無法久鎮江夏。衆臣爲鎮守江夏之人選絞盡腦汁。
此時,楊再興略一思索,上前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計。可將太史慈、孫紹、太史亨調往江夏。太史慈精通水戰,有他與甘寧之水師坐鎮,可震東吳。且孫紹身份特殊,孫權一直欲誅之而後快,昔日孫紹年少時,曾與其母大喬被孫權囚禁於冷宮,後被臣與太史慈救出送往成都。孫紹心中一直懷復仇之志,若其在江夏,孫權必有所顧忌,不敢輕舉妄動。太史亨則與孫紹自小相熟,亦可從旁相助孫紹。”
劉禪微微點頭,問道:“此計可行否?”
關羽回答道:“陛下,振武此計可行。太史慈武藝高強,又善水戰,與甘寧水師配合定能守江夏。孫紹之存在,可讓孫權投鼠忌器。太史亨與其父皆爲勇猛善戰之輩,應可爲助力。”
衆臣聽之,紛紛稱是。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道:“振武此計甚妙。然漢中郡戰略意義早已不復往昔,可將魏延從京兆調往魏興郡加強防禦,亦可從背後給予長安守軍壓力。”
劉禪沉思片刻,道:“丞相所言極是。就依此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