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關於彩雲部落的事,穆安之給朝廷的奏章只是據實以報,畢竟,唐學士的奏摺也一起送到,而且,唐學士忠心耿耿的請朝廷派人來接管彩雲部鐵礦,收彩雲之鐵,馴化彩雲之民,以此北疆方可長治久安。
穆安之見這奏章就是一陣噁心,遞給裴如玉看,裴如玉波瀾不驚,將奏摺攤開重放回穆安之面前的書案上,“不這樣寫,也就不是唐師傅了。殿下附議吧。”
要附議這麼個噁心東西,穆安之三次提筆都重新擱下,實在太噁心了。唐學士此舉無非是向朝廷示忠,先在穆安之這裏得了個首功的名頭,轉頭又把彩雲部鐵礦賣給朝廷,能這麼兩面三刀的,也委實不多見。
裴如玉眼神中亦是透出厭惡,脣角翹起個譏誚的弧度,“就是讓朝廷接收,在北疆的地盤,誰要是能把鐵礦接手,那就是你我無能了。這鐵礦原也瞞不過朝廷,咱們原就打算向朝廷挑明的。唐師傅永遠這樣,他與殿下商量一聲又如何,難道殿下會不讓他發這道摺子?一輩子改不了的先入爲主、鬼鬼祟祟!”
裴如玉突然說,“如今看來,當時把唐學士指給你做先生,還真是英明之至。”穆安之硬是給這話氣笑了,穆安之面相屬文弱斯文那一類,不知是不是相由心生,而今隨着年紀漸長,氣質沉澱,便多出幾許硬朗彪悍。穆安之將唐學士的奏章往旁邊一推,自己隨手另起草一份。
說來這也是唐學士數年教導的功勞,旁的皇子師有可能斟酌的教弟子些帝王術,唐學士則是將儒家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傾囊相授,他教書教詩講琴論畫,做伴讀的裴如玉都能教成三元,穆安之不必科舉,但其人文采頗是不賴,如寫奏章一事,穆安之平時懶的寫,卻是提筆便能上手。文字進退,拿捏得當,不啻翰林功底。
一揮而就後,穆安之將奏章給裴如玉看,裴如玉見穆安之寫大致意思是:我們已經把彩雲部世子送回部落繼承族長之位,彩雲部也暫且太平了,彩雲部落風氣兇悍,借鐵礦之利霸蠻北疆,往日對我也頗有失禮之處,此次竟敢劫殺使臣,兇戾難馴,實不虛傳。本王認爲,鐵礦已不適合彩雲部獨自管事,此礦處置,倘朝廷不接手,便請朝廷賜予本王處置。還有此次我們戰亡將士名單如下,有功將士名單如下。
北疆的奏章比兩位駙馬更早到達帝都,這次的戰事縱是朝中諸臣也挑不出毛病,彩雲世子既是朝廷欽定的部落繼承人,族長死後,自然要世子繼位。穆安之派出使臣去彩雲部談判,談判的內容在朝中看來也都在情理之中,談判不成,使臣並未強求,結果回新伊的途中被偷襲,這叫誰也忍不了啊。
至於平叛,都叫人偷襲了,也不能幹坐着等人打,能打贏當然好。
而且,彩雲部那是何等傲慢的部落,當年即便北疆靖平,彩雲部向朝廷稱臣,他們部落的鐵礦朝廷也是半點都插不上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