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託嘉祥公主的福,鎮南王太子甫一來帝都便得一無禮名聲。而且,這名聲還扣的嚴絲合縫。這回可不是嘉祥公主刁蠻霸道,嘉祥公主堂堂嫡公主,你一藩國王太子,自然該給我家公主讓路的。
這就是朝廷現在的主流思想。
當然,主流之外也有支流。
譬如,也有人提出,人家鎮南王太子畢竟遠來是客,讓一步也無妨。
提出這種看法的也不是旁人,便是被穆安之派來帝都給穆宣帝送萬壽禮的唐學士。說來唐學士真是倍受重用,先前就被穆安之派往彩雲部爲正使,如今送壽禮的重要差使,穆安之認爲,北疆旁的人份量都不夠,獨有唐師傅最爲合適。
雖則唐學士去歲纔到的北疆,卻也無比相信帝都的繁華,帝都的陛下。所以,穆安之甫一提及此事,唐學士沒有一絲遲疑的應了。
事實穆安之根本沒想過給穆宣帝送壽禮的事,今年北疆兩場戰事,還有新開起來的市集貿易,諸人無不忙的人仰馬翻,穆安之就想省了這一遭。他不提,裴如玉杜長史華長史都記着哪,用裴如玉私下的話說,“裝也裝個孝子賢孫的樣兒。”
穆安之拗不過大傢伙,只得破費了這一筆,又一想,唐學士瞧着礙眼,便把人給派回來了。隨唐學士一併回到帝得了的仍然是他的長子唐謙,唐太太並未隨夫回帝都,她推說身上不好,實際是嫌路遠累乏,只管給兒子收拾好行禮,又叮囑兒子一番話,打發兒子隨唐學士回帝都獻壽禮。
可惜的是,唐學士帶回的有關北疆的信息,竟不比兩位駙馬更多。太子依舊客套親近的賜了這位有緣無份唐先生一些筆墨紙硯、朝廷印的新書,便將人打發走了。
誰也沒想到唐學士還就鎮南王太子與嘉祥公主爭路之事要發表高論,太子算是明白他爲何不得穆安之的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