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千重子的父親佐田太吉郎在三四天以前就躲到坐落在嵯峨山中的尼姑庵裏。
雖說是尼姑庵,可是庵主已年過六十五了。在古都,這小小的尼姑庵也自有它的掌故。但庵門掩沒在竹林中,看不見了。這庵幾乎與觀光遊覽無緣,顯得冷冷清清的,頂多有間廂房供偶爾舉辦茶道會使用,而且也不是什麼有名的茶室。庵主經常外出教人插花。
佐田太吉郎租了一間尼姑庵的房子,現在他大概對這個尼姑庵的生活也習慣了吧。
佐田的店鋪好歹是中京的一家綢緞批發店。周圍的店鋪大都改爲股份公司了。佐田的店鋪也跟它們一樣,形式上是家股份公司。太吉郎當然是擔任經理,不過買賣都由掌櫃(如今改爲專務或常務)掌管。但是,現在多少還保留着昔日店鋪的老規矩。
太吉郎打年輕時起就有名士氣質,而且比較孤僻。他完全沒有要舉辦個人染織作品展覽的雄心。就算舉辦了,在那個時候,恐怕也會過於新奇而難以賣出去。
太吉郎的父親太吉兵衛,生前常常偷偷觀察太吉郎作畫。太吉郎沒有像公司內的圖案專家或公司外的畫家那樣畫些時興的花樣。所以,當太吉兵衛知道太吉郎沒有天才,難以進步,並想借助麻藥的魔力繪出奇怪的友禪畫稿時,他馬上把太吉郎送進了醫院。
到了太吉郎這一代,他家的花樣畫稿就變得平淡無奇了。太吉郎爲此十分悲傷。他爲了得到一些構圖的靈感,經常獨自躲進嵯峨的尼姑庵裏深居簡出。
戰爭結束之後,和服的花樣也有顯著的變化。他想起當年藉助麻藥繪出來的奇怪花樣,拿到今天來看,或許乾脆成了標新立異的抽象派了。然而,太吉郎如今也年過半百了。
“大膽採用古典的格調算了。”太吉郎有時這麼嘀咕。當年的各種優秀作品,又不斷地浮現在他的眼前。古代的織錦和古代的衣裳花色,也都進入了他的腦海。當然,他經常到京都的名園或山野漫步,作些和服花樣的寫生。
女兒千重子中午時分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