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九小時五十七分,約莫相當於普通對局時間的一倍。儘管如此,按規定時間,名人還剩下二十個小時。大竹七段即使用時三十四小時十九分,但按四十小時計算,還餘下六個小時。
這盤棋,名人的白130,是偶爾失着,這一手是致命傷。如果不是名人下了敗着,形勢或是很難判斷,或是繼續細棋下去,七段就有可能更加需要絞盡腦汁,堅持到滿四十個小時。白130以後,黑子勝局已定。
無論是名人還是七段,都屬長考型。七段的棋,一般都要等規定時間快到,剩下一分鐘才以下百手的氣勢逼將過去,這倒是驚人的。但是,名人不是在時間制的束縛下培養出來的,不可能表演這種驚險的技藝。也許他本來就盼望在一生決定最後勝負的這盤棋中,能不受時間限制盡情地下,這才規定四十個小時吧。
老早以前,名人決勝棋限定的時間就特別長。大正十五年對雁金七段的弈戰,是十六個小時。雁金七段因超時而敗北。但是,即使黑還有時間,名人勝五六目,這棋局也是改變不了。人們也說,倘使沒有時間限制,雁金七段應該下得更果敢。同吳清源五段對局時,用時二十四小時。
這次告別賽規定四十個小時,同名人破格的時限相比,大約是其兩倍。比一般棋手的時限延長了四倍。簡直像是沒有時間限制了。
如果這超出常規的四十個小時是名人方面提出的條件,那麼名人自身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這就是說,名人最後只好強忍病痛的折磨,耐心等待對手的長考。大竹七段用時三十四個多小時,就說明名人咎由自取了。
每隔五天續弈,也是爲了照顧名人的衰老病體,這顯然招來了相反的結果。假使雙方充分使用自己享有的時間,合計得用八十個小時;以一輪對局約用五個小時計,鏖戰十六輪,每隔五天一輪,即使順利進行的話,也需用三個月的時間。一盤棋需要集中保持三個月的戰鬥情緒,總是那麼緊張,對決定勝負時的心情來說也是過長了,這等於白白消耗棋手的精力。對局期間,不論是睡是醒,勝負的形勢總是在腦際盤旋。中間即使安歇四天,與其說是休養,莫如說更增加了疲勞。
名人患病之後,間歇的四天更加成了負擔。名人自不用說,就是這次棋賽的工作人員也都祈望早日結束這盤棋。這樣不僅可以使名人舒暢些,工作人員也可以更放心。因爲他們一直擔心名人說不定什麼時候會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