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柴可夫斯基所展現出來的這類情緒,實際上反映的是沙皇俄國末期,人民普遍處於一種被壓抑的狀態。
現實更悲傷的是,完成“悲愴交響曲”的創作之後僅僅六天,柴可夫斯基久感染霍亂而與世長辭。
於是,這首曲子久成爲他的天鵝輓歌。
不過,第三樂章是例外,這是諧謔曲,活潑的快板,反映人們四處奔忙積極生活的景象,人們認爲這一樂章體現柴可夫斯基的回憶,與前兩個樂章主題形成對比。
這也是安森剛剛在尋找第三樂章的原因。
那種癲狂,帶着一種燃燒和綻放的肆意,呈現出不同的氣質和姿態,與今晚的酒精、派對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斯嘉麗抬起頭來,看着安森宛若酒神一般坐在鋼琴前不羈而癲狂地搖晃着,整齊的髮絲就這樣慢慢凌亂起來,有種張揚和狂放,讓人挪不開視線。
待斯嘉麗回過神來的時候,她已經站在鋼琴旁邊,看着安森在黑白琴鍵之上飛舞的雙手,儘管是自動鋼琴,但它可以根據演奏者的狀態調整表演——
當然,調整也是機械的,如同電腦一般。
安森的瀟灑和奔放讓柴可夫斯基的樂章也變得絢爛多姿起來,令人心猿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