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確,安森兩世爲人,擁有超前知識,看得更高也看得更遠,他能夠看到索尼哥倫比亞和威廉-莫里斯都無法確定的未來。
但同時,安森也有自己的知識盲點,他對電影市場的瞭解都來自2023,所有觀念已經超前地發展到二十年以後,稍稍不注意就容易忽略現在不是2023年。
安森忽略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2000年,爲什麼票房分紅沒有成爲演員和經紀人的首選?
難道是因爲他們不想提高收入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正確答案是電影市場容量。
十年十五年後,北美電影市場全面進入繁榮時代,北美地區三億美元、全球地區十億美元的作品比比皆是;但在當下,北美電影市場依舊是“一億美元時代”,一部電影北美票房破億就是巨大的成功。
考慮到如此背景,票房分紅也就沒有那麼誘人了。
首先,海外市場一直到九十年代後半段才逐漸挖掘,即使是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也沒有完善的海外發行渠道,所以電影在海外市場上映,往往都是和當地發行公司合作,這一部分票房需要分紅出去。
於是,當演員和製作人討論票房分紅的時候,不包括海外市場,只是以北美票房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