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遊健不會像歷史上的崇禎帝那樣犯蠢,所以忍吧!現在還只是六部尚書而已,如果五品員外郎以上的官員都齊聚金鑾殿上早朝,好傢伙,遊健敢保證,第三次早朝會,一定比前兩次還要刺激。
戶部尚書郭允厚開口道。“陛下,先帝爺時期,多水患,各地防水堤壩時有被沖毀,大水淹沒農舍田園,農作物毀於一旦百姓流離失所。微臣說句掏心窩子的實話,近幾年收上來的糧草並不多。”
遊健微微點頭,他是知曉天啓崇禎年間,天災人禍頻發,水患繁多又有什麼稀奇。
歷史記載郭允厚算是一位好官。先是任文安縣知縣的時候,讓文安縣五穀豐登,後邊疆糧餉供給不能保障的時候,殫精竭慮,富民強國。
還多次在糧食欠收的情況下,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使衆多百姓度過饑荒。
遊健還是挺相信歷史的,哪怕明朝歷史是由清朝書寫,有些地方拼命扭曲抹殺,比如老朱同志,給人家弄了張畫像,還是鞋拔子臉。
反正遊健是不相信‘開局一個碗’的老朱同志,長了一張鞋拔子臉。
tui!垃圾玩意兒,壞他祖宗名聲。
“所以,郭卿想說,糧倉沒有多少存糧了?”
郭允厚凝重的點頭,沒有遮掩的意思。“陛下新帝繼位,怕是不太清楚各地頻發的災情。先是洪水,再是大旱,百姓們再勤勞樸實,收成也時好時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