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記憶之謎 7 物質性記憶 (第5/6頁)
京極夏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合理!所以終究很難想象生命和心靈無所不在。”
我隔了好一會兒才發言,京極堂大膽地笑了。
“想象成肉體是器皿,而靈魂住在那裏就很容易瞭解了。那和時間表一樣的方便。肉體就是生命唷,是不可分割的。既然這麼說到這裏,對了,假設現在這裏有個心臟被穿透的男子,他死了嗎?”
“當然死了。又不是拉斯布津(譯註:Valentin G. Rasputin,俄羅斯作家,農村派代表作家)和《小蟠小平次》(譯註:日本傳統戲劇歌舞伎劇本之一,改編自山東京山的著作《復仇奇談安積沼》,有四世鶴屋南北和河竹默阿彌所作兩種劇本)。可能還會活一會兒,可是會很快失血而死。”
“如果是人的話。但身體的另一部分呢?活着呢。作生魚片的時候,把魚的心臟和內臟全拿出來後,魚不是還抽動着嗎?因爲肌肉還活着。人也一樣,即使心臟停止跳動,其他器官仍幾乎都活着。心臟不過是讓血液循環的器官而已,不過,很麻煩的是,血液停止流動無法供給氧氣的時候,最先死的是腦。然後,身體各器官就無法維持複雜的記憶交換。作爲高等生物的價值就失去了,僅存低等生物的器官,但這由於是相互依存生存的關係,因此不久也會慢慢死去。換句話說,原始性的物質的記憶活動,就無法依隨己意了。如此一來,零的集合體的生命就不是集合體了,逐漸還原到單純的物質。換句話說就是死了。所以,雖然意識有中斷的瞬間,但沒有死亡的瞬間。人是慢慢地部分地死去。”
“真令人難受。什麼死掉的人還有一部分活着……”
“肝臟之類的好像能持久嘍。骨頭和皮膚也活得長。至於頭髮,只要供給氧就能活,屍體的頭髮會稍微變長的唷。”
“這麼說來,會有那種會長頭髮的人偶哩……我曾寫過一篇報導。”
“反正是死掉的孩子的怨恨……什麼的所造成的吧。”
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