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醫聖認爲,天地本殘缺,因此需要醫治,這種醫治不僅僅是治療病人層面的醫治,讓任何東西從殘缺走向圓滿,都是醫道。
修行亦是如此,達到極境,即是圓滿,這個過程,也是「醫」,
醫聖的傳道,若是以往,必會讓不少半聖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但如今,卻反應較爲平淡,沒多少半聖受到影響。
因爲按李昊先前的論道來說,天地有缺,乃是常態,無需修改。
天地本來的面貌,即是天道,圓滿或殘缺,弱或強,都是世人制定的規則,所賦予的認知判斷。
一日即死,與龜能比壽乎?
若說弱,可一日即可歷經新生衰老死亡,龜卻需漫長歲月,又豈能比乎?
窪地凹陷,不及雄峯,然窪地可積水萬噸,雄峯不過一灘,盈滿則成瀑,流向他處。
強與弱,善與惡,皆不在大道爭論的範疇中,大道即是大道,亙古不變,屹立於此,不受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