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山流水》 (第2/4頁)
壬寅陸子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青盒的運行原則之一是僅有一個主視角,該人物身隕則人生軌跡結束。此後可以重啓,沿着已設定的部分走完,再開啓自由發展模式。根據故事複雜程度、人物在各個人生節點的不同選擇等不確定因素,再度開啓的同一個人生軌跡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走向。
若青盒能讓世人再聞伯牙鼓琴,幸得伯牙新曲,聽一聽鍾子期賞曲時的理解和感悟,儘管山水知音仍需面對無可避免的生離死別,可能也不會令人太過傷懷吧。
可能等博雅醒來,已然能夠進入青盒遍歷千山萬水。或許能在青盒世界繼續她的研究工作,或許青盒內經年累月青盒外不過須臾的設想能實現……對延生來說,這樣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延續生命。
輸入0號青盒的軌跡從伯牙鍾子期江邊初遇那一年開始。
歷史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上大夫伯牙善鼓琴。《列子》中寫道: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自小熱愛音樂的伯牙,早年師從成連先生,得其在琴藝和精神力方面的點撥教導。達到技藝高超的程度實屬不易,而要提升境界,將心中情感自然流於指尖所奏琴聲之中,所需的藝術領悟力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成連先生將苦於無法提升突破的伯牙置於大自然之中,一個人身處孤寂清冷的島上,望海而嘆,山林飛鳥相伴,迴歸心靈深處。伯牙在此中感悟藝術的真諦,心中油然而生的濃烈情感於指尖傾瀉而出。
美好的樂曲不僅是技藝的展現,能夠令人動容、感人肺腑的傳世之作,更是需要融入創作者由心而發的情緒。他的目之所及、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他創作時的喜怒哀樂,他傾注其中的充沛情感。
真正讓人聽之暢懷、聞之落淚的樂曲所需要的這一切,伯牙領悟到了,突破了自己的侷限,終是進入了這般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