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之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外公帶着幾個村民好不容易挖了一些草藥回到營地,剛一走近,就見到狗剩和二嘎兩個村民正趴在一個草堆上嘔吐,下半身的褲子上滿是臭味的糞水,明顯是腹瀉止不住了。
更讓人反胃的是,兩人的嘔吐物和腹瀉物,招來了不少蒼蠅,在他們兩人身上飛來飛去,村民們都離他們遠遠地,唯恐避之不及。
外公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怎麼會這麼嚴重?這也太快了吧?!”
老村長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就是說啊!再這樣拉下去,怕是要沒命。小云兄弟,這草藥能給他們用嗎?”
這可不是二十一世紀醫學發達又十分普及的年代,是缺醫少藥的民國年代,還是日寇入侵的亂世,普通老百姓可都是見過感冒發燒,嘔吐腹瀉死人的,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嬰兒。
影響嬰兒成活率的疾病,最多的其實就是感冒和腹瀉,小嬰兒拉稀拉到沒命,哪怕到了改開年代,在比較偏遠落後的農村,依舊不是什麼稀奇的傳說。
因此也導致了一些不懂醫理的陋習,比如說爺爺奶奶帶娃,很容易給小孩子穿很厚,夏天還穿着薄棉襖,把孩子捂得一頭汗,小臉紅撲撲的也不讓脫。
造成這種固有觀念的最大原因就是怕孩子受涼,因爲受涼咳嗽拉稀是他們成長的那個年代,聽到的最多的嬰兒夭折原因。
外公見到兩人那虛弱的模樣,只能無奈道:“都這樣了,就死馬當活馬醫,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