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溺水冤魂玉姜的故事發生在種花國南宋末年的一場海戰,那是種花國曆史上漢民族極其悲慘的一幕。在經過了四十年艱苦卓絕的抗爭之後,南宋小朝廷和最後的二十餘萬軍民已經被逼到廣東厓山的海面上。
最後的決戰到來了。蒙古軍在漢人將領張弘範的率領下分兵三路放火而來。由於南宋將領張世傑部署失當,經過三天三夜的戰鬥,宋軍已呈全面崩潰之勢。
種花國曆史上漢民族最悲壯的一幕在刀光劍影中上演:當蒙古大軍四面圍攻過來時,南宋丞相陸秀夫背起年僅七歲的小皇帝趙昺毅然投海殉國。隨後,追隨宋皇室到最後的十餘萬軍民全部投海自盡,竟無一人投降。
在宋軍全軍覆沒、臣民集體投海殉國這一歷史事件中,還有一個不爲人知的小故事。據史書記載,當時太后楊淑妃得知小皇帝已經投水身亡後,便自己也投海自盡了。但除了太后楊淑妃外,還有一位從出生就一直陪伴在小皇帝趙昺身邊的姨娘玉姜,卻不是自盡,而是被強行推入海中溺死的。
(以下情節皆爲虛構)當時太后楊淑妃並沒有和小皇帝趙昺在一條船上,陪在小皇帝趙昺身邊的只是他的姨娘玉姜和十來個宮女。當蒙古軍圍攻上來時,大臣陸秀夫登上小皇帝趙昺的船問小皇帝趙昺是否願意以身殉國。令陸秀夫動容的是小皇帝趙昺堅定地回答,“不獨生”。於是陸秀夫便背起七歲的趙昺慷慨悲歌道:
“山河破碎,唯有丹心。”
在一片慟哭聲中,皇帝船上的十餘個宮女一個接一個地跳入了海中。最後輪到姨娘玉姜了,只見她仰天大叫,
“天也,天也,爲何要亡我大宋。我不甘心,我不服,我不服……”
接着,姨娘玉姜就被陸秀夫身邊的軍士推入了水中。
這場海戰大約過了半個月之後,小皇帝趙昺和姨娘玉姜的屍體在距離厓山四百公里遠的深圳赤灣海灘上被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