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這一兩個月都喫不上一次肉的年代,做社可以說是最讓村民們高興的日子了,因爲代表這一天能喫上肉了。
在後世,都是先收錢後做社。
但現在做社只是提前收米,不提前收錢,換句話說,現在做社是可以賒帳的,這也是村民們喜聞樂見的原因,哪怕是一分錢都拿不出來的家庭,也可以先報名做社,搞點社肉回去祭一祭五臟廟。
至於欠的社錢,等有了再給就是了,這也導致不少賣社豬的人家幾年都收不回豬錢。
做社,是整個博白縣都有的風俗,不過每條村做社的規定都不一樣,有些地方一年只做兩次社,分爲春社與秋社。
大部分地方,都是一年做四次社,分別是春夏秋冬四次。
然而,那耶村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樣,它一年是要做十二次社的,平均一個月一次,這做社的頻率可把其他村的人給羨慕死了。
因此,還有好事者給編了順口溜:「嫁上嫁下,都無比那耶共那巴,無有豬肉都有碗飯挖。」
意思是說,無論嫁到哪裏,都比不上嫁到那耶村與那巴村,就算沒有豬肉喫都有碗飯喫。
這那耶村與那巴村,都是一年做十二次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