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吧,我得向你解釋一下,中國另外一個世界的價值觀。”於明道:“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爲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仇恨,有仇恨地方就有江湖。於明說的江湖算是中國一部分人內心的道德觀。重點是復仇,以復仇爲理由殺害仇人全家,是可以被理解和讚揚的。仇恨也分爲幾等,最嚴重的稱爲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種。雖然很多人倡導以和爲貴,但是很多人仍舊是走快意恩仇路線。
於明表示,一直不能理解歐美電影中,爲什麼主人公復仇後感覺到空虛。因爲在於明認識中,死仇代表不僅是憤怒需要宣泄,更是一種責任,你此生必須完成的任務。和中國人盡孝一樣,不僅是發自內心情感的,而且還是一種責任。
於明再解釋了死仇,比如別人給你一個耳光侮辱你,只能算冤家。而別人殺你父母,淫你妻子,這就叫死仇。死仇的受害方總是讓人同情,擁有死仇責任的人,他們在無力復仇時候,就會幻想出俠士。俠士就是擁有剷除不公的能力和行爲的人。
於明最後解釋,如果鷂子親人被黑幫所害,而鷂子殺死黑幫全家,在他看來是可以理解的。這時候鷂子繼續殺戮同樣遭人厭惡的人,就化成爲俠士,是值得尊敬的人。
曼迪認爲於明說的俠士誕生在缺失了正義的環境中,而現在畢竟有比較完善法律。
兩人最大矛盾在於,鷂子是不是可以對死仇的孩子進行殺害。
辯論無果,曼迪和於明之間出現了第一次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