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儘管是見過世面的,但陳韜依然在爲這龐大的地下工事感覺到震撼。不要忘了,這些永備式野戰工事和永固式戰備工事是兩碼事,前者通常規模較小,像馬奇諾防線那一類的工事早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可以這樣在腦中形成一個概念,當年一個炮兵師裝備火炮的數量通常在三百門左右,就算和師部駐紮在一起的只是一個團,那麼也有一百門左右的火炮。要容納一百門火炮的地下工事,顯然三兩個足球場那樣的面積就行的。況且,火炮是不能跟展覽那樣列隊放着的,而是每一門火炮都要有自己的出口和射擊陣地,還要有備用射擊陣地!
陳韜也是從小兵幹起來的,當年他們替炮兵部隊挖火炮的半埋式掩體,一個班的人足足幹了兩天的時間!由此可見出土量有多麼的大。
想到這裏,陳韜忽然想到了K1山頭。對K1地區進行現場勘察的時候,他就注意到K1山頭和別的山頭很不一樣。山頭本是地表運動擠壓形成的凸處,形成是有規律的,每一處都體現着力作用的痕跡。
但是K1山頭不一樣,看上去就像是憑空不知道從哪裏飛過來的,說得簡單點,就像是被堆積起來的一樣。只是經年累月,山頭長滿了各種樹木和植被,逐漸的就和周遭的環境融爲了一體。如果不細心觀察,是發現不了差異之處的。
現在,陳韜有理由懷疑,K1山頭就是這個地下工事挖掘出來的土方堆積而成的。也就是說,完全可以根據K1山頭的體積來判斷地下工事的容積。
陳韜命令部隊小心前進,沿着101小隊留下的痕跡。同時心裏希望湯濤那邊的速度能夠再快點,打通南出口。目前爲止,K1地區邊緣地區的南出口是唯一知道的出口。畢竟這處地下工事已經荒廢多年,圖紙早就進了戰備倉庫。
卻說陳韜距離101小隊實際上並不是很遠,但是七折八曲的通道讓彼此雙方都難以感知到對方。
李牧等人是越往前越喫驚,前面彷彿是一條走不到盡頭的通道,充滿了黑暗。此刻,李牧身上那兩根火柴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他們製作了火把,因此才能照亮前方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