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分鐘後,徐高嶽回覆。 【學長早點休息~晚安~~】 [115] 我看了一眼,沒回復,扔下手機去洗漱。 洗漱完後,發現沈一亭分享了一首《Hello Makka Pakka!》,似乎是想給我陶冶一下清晨的情操。 而我偏偏點開了,一點進去嘹亮悅耳洗腦的“瑪卡巴卡阿卡哇咔米卡巴卡呣”就響了起來,差點把沉睡中的舍友叫醒。 沈一亭這是什麼品味? 我反手回覆三個句號,提包出門上課去了。 到教室,纔看到一條來自沈一亭的新的短信——你這週週末有空嗎? 想起昨天的事,我發現自己果然還是不能把徐高嶽的話當成耳邊風,因此多長了個心眼,問他【幹什麼】。 沈一亭很快回復【來我工作室,錄一下背景伴奏】。 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立馬回【/ok】,於是沈一亭秒發了一個工作室的地址。 我開始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沈一亭這纔多大,年紀輕輕就有自己的工作室了,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我並不羨慕,因爲我的人生終極目標是摸魚划水。 [116] 沈一亭十分體貼,他說擔心我一個人找不到地方(因爲比較隱蔽),特意騎了摩托,準備週末載我一起過去。 免費便車哪有不坐的道理! 我立馬就答應了。 直到沈一亭熟練地把頭盔往我頭上一扣,再幫我係好安全扣,隔着塑料鋼盔拍了拍我的腦門,我看清他的口型。 他說“走吧”。 然後我坐上車,避無可避再次攬住沈一亭的腰,從後視鏡裏隱約看到他揚得老高的嘴角,這才重新想起徐高嶽再三強調的話。 我覺得他喜歡你—— 他喜歡你—— 喜歡你—— 你—— 魔咒一般在耳邊繚繞,我登時像狗被踩了尾巴,差點從車上跳下去。 手在沈一亭腰間顫抖,顫抖又鬆開,鬆開又掐緊,往死裏掐。 因爲車速我不得不摟得很緊,腦海中天人大戰之後放棄掙扎。我覺得比起喜不喜歡這種虛無的話題,還是保命要緊。 [117] 當沈一亭的摩托車在一棟我抬頭都望不到邊的高樓大廈前,我沉默了。 這就是他說的路很難找? 我站在原地沒動,直到停完車的沈一亭叫了我一聲,我轉頭他便搭上我的肩膀,問我在看什麼,又說“往這邊走啊”。 很難想象這樣高新的地區還有如此隱蔽的地方。 我跟着沈一亭七拐八拐來到一個翻新過的巷子裏,路過一個看上去挺漂亮的房子,又走上狹窄的臺階繞了兩個彎,這纔來到沈一亭所說的工作室。 進門前我還在想,這屋子外面看上去破破爛爛,裏面能好麼。 進門後心裏只剩下一個“哇——”字。 “怎麼,”沈一亭放下包,回頭看了我一眼,略帶笑意,“沒想到裏面裝修還不錯吧,我的眼光可是很好的。” “確實很好。”該稱讚的時候我總不吝嗇於稱讚。 “說起來,”沈一亭彎腰搬開一個擋住路的架子,“你剛剛路過一個挺漂亮的地方吧?那裏之前是車庫,後來被主人改成了畫室,品味不錯,偶爾有看到人坐在裏面畫畫。” 我一尋思,問道:“但是你想弄個工作室,應該很多選址吧,選這種地方做什麼?” “最開始只想弄個臨時的,擺些設備、電子琴、鼓什麼的,用來錄音,”沈一亭帶我往裏面的隔間走,“因爲便宜,結果哪知道後來懶得搬了。” “所以啊,最開始找個大一點的地方不好麼。” “我在你眼裏看上去很有錢嗎?”沈一亭笑了,“其實我窮得很,要不耳朵你考慮包養我一下?以後正式出專輯賣的錢分你幾份。” “你認真的嗎?”我揚起嘴角,饒有趣味地看着他,“你要是求求我也不是不行,現在看得出來我家裏很有錢了?我爸手裏現在就有四輛——” “——才三兩句話就吹上了?” 沈一亭給我後腦勺來了一巴掌,耳朵裏的助聽器都差點掉到地上。 我猛地抬頭狠狠盯着他,“我騙你我有什麼好處?人和人之間怎麼連基本的信任都不剩了?” 沈一亭撲哧一聲笑了,拽起我的胳膊,“別貧嘴了,快點過來。” “以後別拍我頭,”我不情不願被他拽着,嘴裏嘟嚷,“助聽器要是摔壞了,你可得賠我啊。” [118] 工作的地方主要分爲錄音室和監控室,兩個房間之間做的是透視的窗子。 沈一亭的錄音室主要以深灰色系爲主,錄音的麥克風用的是u87,架在那裏十分顯眼,兩臺橫屏和豎屏電腦擺在桌前,旁邊擺着一架看上去價值不菲的電子琴,估計就是我今天錄製伴奏需要使用的工具。 這臺琴一看上去就貴得要死,沈一亭說這琴跟了他好幾年。 插電後我上手摸了摸,隨手一彈,雖說比不上木製鋼琴出的聲音質感,但還是很還原的。 隔壁的監控室就較爲明亮了,工作臺擺在三層隔音玻璃窗戶對面,十分大,上層擺着32寸明基電腦屏幕,下層用27寸屏幕,後部僅僅用架子支撐,以及聲卡、鼠標,工作臺左右側還有兩個立式音箱。 沈一亭的琴包還放在角落,看上去就十分高級昂貴。 “這個工作室還是比較臨時,”沈一亭伸了個懶腰,“所以東西比較少,專業性不是特別強,以後搬去新地方就多了。但是現在也足夠用了。” “......真貴啊,”繞了一圈後,我神色複雜,“你纔是隱藏土豪吧,沈一亭。” 沈一亭咧嘴一笑:“不敢當。” 我衝上去揍他,“還裝!” [119] 坐在雅馬哈電子琴面前,我只覺得這琴功能複雜,按鍵較輕,觸感極佳,做鋼琴音色也比較還原,用於製作歌曲伴奏已經綽綽有餘。 我對電子琴不太熟悉,但鋼琴的手法基本可以運用於電子琴,只是按鍵需要的力度不同,電子琴的觸鍵不需要太多指力,需要一些時間適應一下。 寫好修好的最終版琴譜也帶過來了,我叫沈一亭等等再進行錄製,我先上手操作一下。 沈一亭說完“好”之後,我就沒管他是坐着還是站着,是玩手機還是聽我彈琴,因爲手指按壓下琴鍵的瞬間,琴音彷彿天然存在引力,使人很快便沉浸在其中,不去在意外界任何無關事物。 來回幾遍手熟後,同樣也找到曲調裏藏着的感情色彩。 我對沈一亭說“來吧,試試”,他便牽過一條音頻線,插進電子琴端口,與電腦主機相連,錄製軟件打開後,沈一亭對我比劃OK。 於是曲子從指尖流瀉而出。 錄製過程順利。 但沈一亭真是個極其嚴格、追求完美的“合作伙伴”,不過這一點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