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村誠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伊朗全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動亂。伊朗的近代化和工業化是以巴列維國王的石油資本爲基礎的,人民大衆和宗教界對王朝的這一經濟政策極爲不滿。在巴列維國王的石油資金資助下,近代化工業急速發展起來,但這隻對一小撮官僚和軍人有利,而人民大衆卻得不到什麼好處。
實際上,在近代化急速發展的同時,又帶來驚人的通貨膨脹,威脅所有國民的切身利益。結果,就在這塊國土上,由國民、宗教界、以社會主義爲目標的民族陣線、共產黨等,一致聯合起來,燃起了打倒巴列維王朝的烽火。
一月初,政府新聞非難伊斯蘭教的最高領導人霍梅尼,這是這次大動亂的導火線。人民羣衆爲了抗議政府,在庫姆舉行遊行示威,遭到了警察部隊的槍擊,死傷了許多人。
政府的這一暴力行爲激怒了廣大羣衆,接二連三地在全國各地發生了暴動。八月份,在石油產業都市阿巴丹,發生了燒燬電影院的悲慘事件,死人四百七十七名。
到了九月,全國罷工羣衆從五十萬發展到一百萬。主要城市都下了戒嚴令,處於非常時期。十月末,號稱中東最大規模的阿巴丹煉油廠,幾乎全部停工。運油船也停止了。
進入十一月,危機掀起了更高的浪潮。四日,首都德黑蘭展開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而且不斷升級。五日,一部分遊行隊伍達到了暴力化,破壞以至放火燒了銀行、旅館、商店、電影院等等,德黑蘭的中心大街變成一片火海,黑煙從四方升起,覆蓋了上空,整個城市陷入了無政府狀態。
在這種形勢下,伊朗的原油輸出完全停止了。即使是將來罷工停止,恢復常態,生產量也要比原來水平大幅度下降。再進一步說,假如搞得好,即便是能恢復原來的生產水平,可是由於罷工的破壞,生產連續處於停滯狀態,在輸出任務方面,一時間也不能充分保證完成,首先要保證的是國內的需要。
伊朗是有名的產油國家,由於這場政治危機和生產的停滯,嚴重影響到原油價格的上漲,根據油類的不同,價格很快漲到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八。
石油價格,本來是由OPEC(石油輸出國機構)在阿布扎比召開的總會上決定的,而伊朗的政治動亂引起的物價暴漲,卻給了它大幅度增加石油價格的絕好口實。另外,其它產油國會不會也控制原油的出口?這也是值得憂慮的。現在,石油會社圍繞着爭購石油,而處在激烈的競爭狀態,世界的景況長期處於低潮。在兩年以內,對買方有利的市場狀況,將轉化爲對賣方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