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村誠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
伊朗動亂的形勢正在不斷擴展,一般民衆和宗教界對巴列維國王以石油貨幣爲基礎的現代化、工業化治國政策持反對態度,他們心中積蓄了對政府的反感和不滿情緒。依靠石油貨幣迅速推進的現代化拋棄了一般民衆,受益者只不過是極少的一小撮官僚、軍人等上層階級而已。
迅速發展的現代化伴隨着激烈的通貨膨脹,這筆賬卻轉嫁到了全體國民頭上。處在這種土壤中的國民、宗教界,以及推行社會主義的民族陣線、共產黨等等,團結一致,掀起了打倒王權的浪潮。
導火索是1月初的官方報紙的一篇文章,它指責了伊斯蘭教最高導師霍梅尼。信徒們抗議政府的這種行爲,舉行了示威遊行,警方開槍,打死打傷多人。
官方的這種舉動觸怒了民衆,全國各地陸續發生了暴動。8月,號稱“石油城”的阿巴丹電影院被燒燬,導致了死亡477人的慘案。
進入9月,全國出現了55萬人至100萬人的總罷工,主要城市頒佈了戒嚴令,全國處於非常狀態。10月末,號稱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阿巴丹煉油廠幾乎癱瘓,輸油系統也被迫停產。
11月份危機更加嚴重。4日,首都德黑蘭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政府遊行,過激行動也不斷升級。5日,一部分遊行隊伍發生了暴亂,砸毀、焚燒了銀行、飯店、商店、電影院等。德黑蘭的中心街道一片火海,各處燃起的黑煙瀰漫着整個城市,伊朗完全陷入了無政府狀態。
伊朗的原油出口也全面停止了。可以預見,即使罷工結束後恢復生產,也很難達到罷工前的生產水平。退一步來說,即使生產水平恢復如初,但因罷工引起的生產停滯,也不能像罷工前有那麼多原油出口,因爲他們首先要滿足國內需求。
產油大國的政治危機和生產停滯,當然要影響原油價格,根據油種不同,價格已經上漲了4%~10%。
這種暴漲的大氣候,正好給最近在阿布扎比召開的OPEC(石油輸出國機構)總會關於石油定價大幅度上揚的結論提供了絕好的藉口。其他產油國見此情景,也企圖控制石油出口,工業國對此十分擔憂。如今石油公司爲購得原油競爭激烈,想不到前兩年還因經濟長期低迷處於買方市場的石油行業,正逐漸轉變爲賣方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