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麥克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喬丹當時解釋了這句話的意思,不是在說張楊天賦有多好丶從被選中到新秀年結束時進步有多大,說的是他的心理適應能力,他總能迅速完成角色轉換丶適應環境的變化。
比如新秀賽季剛開始時,張楊就像科比丶杜蘭特等人那樣,上場就「哐哐」扔,不考慮別的事情;賽季進行到一個階段,隨着他個人能力提升,傑拉德-華萊士進入傷病頻發期丶奧卡福決心休賽減重,球隊沒人能得分後,他投籃變得更具目的性;到了全明星週末前後,全隊實力上升了一個臺階後,他又主動減少了非必要投籃,效率開始提升;到了賽季末,傑拉德-華萊士健康狀況好起來丶奧卡福迴歸,進入季後賽席位衝刺階段時,他主動調整輸出佔比,得分出現在更關鍵的時刻,把常規時間交給隊友們……
相比張楊新秀賽季開始前和結束時的實力進步,張楊這方面的變化,才真正讓喬丹驚歎。
大部分籃球天才,好多年都不會做一次這方面的調整,比如卡特,他整個猛龍隊生涯,從開始到被交易走,球風丶在比賽中做的事情,幾乎沒變過,他只會在實力出現明顯變化丶不得不調整應對後,纔去改變打法和球風。
就算是喬丹自個兒,最多也就是在一個賽季打完後,在休賽期總結,第二個賽季有明確的調整進步方向。
這樣的能力,其實非必要,如果有一個優秀的教練丶領導能力強的老將領袖幫忙引導,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但如果有,那當然更好。
而這樣的能力,完全是天生的,學都學不會,有就是有,有的人往往還很氣人。
07年奪冠後,喬禿在慶功party上和張三單聊時問過這個,張三的回答:「大家不都這樣嗎?難道你不是?」
喬禿那麼愛面子的人,當然表示自己也是,然後一起吐槽有哪些毫無自主調整意識的球員。
張楊這次奧運會前的心態變化,又一次展現了他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