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華夷秩序7 (第1/6頁)
熊貓吳小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東羅馬帝國一個歷史學家席摩喀塔描述華夏的形容是:法律嚴明,持正不阿。文明富強,秩序井然。他筆下的隋文帝稱號是泰山。”
“哪怕是在大清康熙時期,德國哲學家、大數學家萊布尼茨在他所着的《華夏近事》中,對當時大清的一切都讚美非常,最終的結論是:華夏的國家治理上遠勝於文明的歐洲。他同時還稱西方爲剛剛擺脫矇昧狀態的地方。”
“鷹醬第三任總統,開國元勳托馬斯.傑斐遜,也曾把當時的大清定位在了榜樣位置,表示鷹醬要向大清學習,並強調:只有這樣,我們纔不會受到戰爭的危險。所有的公民就都能過上華夏人民的好日子。”
“而到公元1792年,大英的外交家馬戛爾尼,代表大英前來向乾隆賀壽時,華夏的形象崩塌了。他這樣尖刻卻又一針見血的指出:“當我們每天都在爲藝術和科學領域進步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個野蠻人。”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華夷秩序逐漸開始倒反天罡。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華夷秩序到此崩塌。”
“隨後的世界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中,西方文明通過戰爭構建了新的世界秩序。”
“這個新世界秩序就是西方文明通過資本主義的一系列手段掠奪其它文明來滿足自己。”
“資本主義是文明社會的產物,但是它並不代表文明,它和殖民主義的本質是一樣的。”
大隋時空節點。
長安大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