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3/6頁)
學做飯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嗯!這是可以看的嗎?
好像也不是不行,畢竟諸葛亮商君書、韓非子都讀過,未來還想教導阿斗來着,可惜辛苦寫的原文和註釋路上丟了,沒送到阿斗手中,這個也就是更先進,理論更新穎一點而已……吧?
劉琰默默的把書買齊了。
*
既然打算建個造紙廠出來,無事的劉琰當天就去看匠人了。
諸葛亮在劉琰之前,就已經想到要讓匠人儘快改進造紙,宋代的造紙工具圖樣,過程都準備好了,還收攏了會造紙的紙匠,製作工具木匠,並在護城河的下游處命人搭了木房,就爲了儘快復原出來更簡便易做的紙張。
但效率……不能說沒有吧,也着實聊有勝無。
倒不是匠人不努力,而是樹皮木莖這些原料太過結實,靠現有工具處理耗時耗力,靠自然腐化則需要大量時間,以至於卡在第一步,難以推動進度。
當然,匠人們也不是傻了,就在這兒死磕第一步,篾匠已經準備好了竹篾,紙匠調配了增加紙張粘稠度的藥水,他們還通過蒸煮的方式少量處理出了紙漿,正準備濾紙進行晾曬。
劉琰發覺,除了最後一步她可以贊助個大鋼板,又或者修個水泥壁用來加速紙張乾透外,前面她很難找到在古代手工業與現代電能機械化的連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