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3/5頁)
爾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到伍愛華這話,各個位面能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聰明人都笑了:當然不是,怎麼可能?
【雖然我知道應該不是,但是我也不知道爲什麼,難道是爲了防止人口外逃?】
【那時候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一個個腦漿都要打出來了,士人到處走能夠獲得禮遇,庶民出去誰理你啊!被盜賊殺了官府都不管,反正是外鄉人嘛!】
看到彈幕,劉邦咧嘴笑了:“這兔國也有聰明人,可不是,以前朕當亭長的時候,鄉親們沒事可不會去外地。”
伍愛華沒有過於賣關子,直接告訴了大家答案:“因爲秦朝要錢糧。”
“商鞅出臺這項政策,最本質的原因是因爲要重農抑商,那時候秦國是戰國綜合國力最弱的國家之一,所謂六國卑秦,這纔有了秦孝公的求賢令,而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商業往來頻繁,出名的有范蠡、呂不韋等。”
“商業發達之下,很多地方的農民就不願意種地了,就像是我們現在,因爲城裏賺錢容易,所以農村有很多土地都拋荒了,農民進城打工,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才是村裏種地種菜的主力。”
“我們有畝產千斤的糧食,那時候的秦國人可沒有,所以爲了獲得足夠的糧食,就必須要將足夠多的人口綁定在土地上。”
“畝產千斤”四個字一出,天幕之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