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案 湖中無頭屍 (第2/21頁)
王文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點了點頭,繼續問道:“如果受害人被兇手拋屍了,又該怎麼判斷?”
韓飛皺眉想了大概一分鐘,才娓娓道出:“這個要看屍體被拋在什麼地方,因爲水是自然界中除氫氣和氦氣外比熱容最大的物質,容易吸收外界散發出來的熱量。所以,水中屍體屍溫下降非常迅速。但水體溫度和氣溫卻不一致,前者變化範圍較狹窄,幅度也相對很小。”
經過韓哥的強大科普,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韓哥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我們想利用嗜屍性昆蟲羣落演替現象,來推斷水中屍體的真正死亡時間,需要考慮水溫變化啊!”
韓哥仔細回想了一下,邊開車邊繼續說:“1996年2月16日,在臨市的臨江支流堤案上發現一具男屍,屍體大面積腐壞,死者身份不明。雖然死因特別明確,但由於屍體腐敗過度,影響了當時的法醫根據死亡現象推斷死亡時間。”
我不禁有些不解了,追問道:“韓哥,聽你的意思,腐敗程度能影響推斷死亡時間?”
韓哥定了定神,笑着說:“確實可以。但還是有辦法推斷出來,由於當時法醫只在屍體上找到了大量3齡蠅蛆,所以根據嗜屍性昆蟲特性進行死亡時間推演最合適。傳統的形態學種類鑑定需要具有昆蟲分類學背景的專業人員才能完成。採集屍蛆樣本,後用檢測法分析,但DNA分子鑑定技術能簡單快速鑑定出結果,最終證實線粒體DNA的細胞色素爲氧化酶輔酶ICOI),歸類到巨尾阿麗蠅,根據其發育規律迅速鎖定死亡時間差,案子兩週後破獲,真正死亡時間與推斷時間幾乎一致。”
韓哥說完之後,又繼續補充道:“在自然水體如河流、湖泊、魚塘中的屍體,屍體沉在水中的部分,常常會成爲魚、蝦、蟹等啃食,而龍蝨水龜等水生腐食性鞘翅目昆蟲也常常侵襲和啃食水中的屍體。”
這一說法也超過了我的認知,我主動問韓哥:“它們是想借此進行羣落演替?”
韓哥看了我一眼,點點頭道:“沒錯,水生昆蟲能夠藉此來進行演替,由此能夠粗略推斷出屍體入水時間。當屍體因產生大量腐敗氣體而浮出水面後,會有嗜屍性蠅類和喜歡溼潤的甲蟲侵蝕與產卵,建立昆蟲羣落。藉助這兩類昆蟲,能夠判斷屍體入水和浮出時間。因此,屍體露出水面外的部分陸生昆蟲會出現,在周圍有大量溺水死亡的幼蟲。”
我在腦海中消化韓哥所講的東西,看來想快速成長,還需要多與前輩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