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做孃的囉嗦起來,誰都插不進去話。
楊銳只好乖乖的聽着,楊父和他的大舅哥默默喝酒,擠眉弄眼的碰杯。
在飯桌上,楊銳也慢慢回憶起了更多的有關自己的身份信息。
他的爺爺楊山是抗日小鬼,也是西寨子公社的前公社書記,而他父親楊峯則是現任的西寨子鄉的鄉黨委書記,兩代人將西寨子鄉經營的鐵桶一般,乃是徹徹底底的鄉鎮土皇帝。
不過,楊家兩代人都自律甚嚴,講究的是“舍小家爲大家”,不僅沒有從後院一般的西寨子鄉撈好處,時不時的還會捐款捐物給困難羣衆和軍烈五保戶,以至於家庭財產還不如普通的鄉鎮職工。前任楊銳也是受到了家庭的影響,纔會在高考失利以後選擇極端做法。
另一方面,楊銳的外公段洪昇就開通許多,不僅自己在國企任職,還把一大家子人都拉進了本市的各個企業。當然,這也是時興的做法,不僅不應譴責,更是全家奉獻的表徵。
作爲段家老大的段華在60年代入廠,選的是當時最喫香的西堡肉聯廠,對當時的人來說,加入肉聯廠不僅代表着穩定的工資,更代表着能夠得到肉食和油脂,在只能勉強填飽肚子的年代,西堡肉聯廠是比縣財政局還難進還實惠的單位。
即使到了80年代,西堡肉聯廠仍然是市內乃至省內極好的企業,尤其是辦了自己的罐頭廠和皮革廠以後,福利可謂是豪華,職工們不僅能以超便宜的價格拿走腔骨之類的下腳料,定期還會分到豬肉、下水等產品。最誘惑外廠人的則是罐頭廠質檢出來的次品,不僅不要肉票,還會以五成以下的價格出售給職工。光是這一項,就足夠肉聯廠的女婿們打發三個丈母孃了。
不過,偶爾出現一點此等品,自家人分分也就行了,數量太多卻會影響到營收。